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解读毕飞宇的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

作者:文志春
主要内容     

解读毕飞宇的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

摘要:在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简单明了的故事表层之下,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二元对立的叙事技巧。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塑造,却存在失真的遗憾,然而这篇小说在表现当代社会问题方面,又显得难能可贵。

关键词:哺乳期的女人;二元对立;失真;

《哺乳期的女人》把眼光投向了乡镇,在这里,人们的生活平淡宁静。小说着重描绘了三个人和一类人,分别是惠嫂,旺旺,旺旺爷和同乡人。故事就发生在惠嫂和旺旺之间,旺旺从下缺乏母爱,惠嫂刚生完孩子还在哺乳期,身上的母性光辉可说是发挥到了极点,旺旺便把对母亲和母爱的渴望都寄托在惠嫂的奶子上。终于有一天,旺旺一口咬住了惠嫂的奶子,而惠嫂的一声尖叫和同乡人们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也将惠嫂和旺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故事的矛盾也从这里开始。惠嫂作为一名了解到旺旺渴望母爱的心,和旺旺爷的世俗观念产生了冲突,小说以惠嫂的恳求和旺旺爷的呵斥声结尾。

二元对立有城乡对立,物质财富的丰富和母爱缺失的严重对立。断桥镇,“断”字表明了乡镇和城市的隔绝。虽然断桥镇只有石巷和夹河两条路,邻居也只有“对门”和“隔壁”两种局面,也并不影响老老少少的惬意生活,反而平添了安详和稳定。只是年轻人都外出打拼,从断桥镇最东头的水面上开始他们的人生航程,也表现了年轻人们的生活目标和状态。也许是因为年轻人大都外出,断桥镇总感觉缺了乏一点活力和生机。乡镇是“安静又祥和”的石巷是“水面如镜”的夹河,而城市在作者笔下是“金子银子铺成”的苍茫的水面,商业化的城市以它特有的魅力散发着光芒,充满了诱惑和欲望,在远方静静地召唤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毕飞宇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城乡二元对立的写意画面,一个七岁男孩的悲伤故事在此背景下展开。旺旺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岁的留守儿童,他的物质生活不能说是不丰富,天天手里都要提一带旺旺饼干或旺旺雪饼,克力架、德芙巧克力、亲亲八宝粥也是想吃就有,爸爸妈妈过年回家总会带很多和电视上同步的好吃的好玩的,甚至旺旺的户口都以及买到县城里去了。就物质条件而言,可以算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吧。然而七岁的旺旺也有着无法释怀的忧伤,每年只有六天能和妈妈呆在一起,在剩余的漫长日子里,汇款单也就成了独子旺旺的母亲。旺旺爷终究是男人情感还是粗糙了些,不懂旺旺小小年纪的心事,总以为吃得好玩得好没什么大病就行了。就在这时,一个集母爱光辉于一身的哺乳期的母亲惠嫂出现在旺旺面前,“惠嫂的乳房硕健巨大,在衬衣的背后分外醒目,而乳汁也就源远流长了,给人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印象。旺旺一直留意惠嫂喂奶的美好静态,乳房因乳水的肿胀洋溢出过分的母性,天蓝色的血管隐藏在表层下面旺旺坚信惠嫂的奶水就是天蓝色的,温暖却清凉。”作者的这些真实细腻的描写更加突出了旺旺对母爱的渴望,旺旺妈天生没有母汁,旺旺也就没吃过母乳,不锈钢碗便代替了旺旺妈的奶子。终于有一天,旺旺对准惠嫂的乳房就是一口,咬住了,不放。惠嫂的一声尖叫把自己和旺旺推上了风口浪尖,断桥镇顿时热闹气来,到处都在“口播这条当日新闻”,人们的话题集中在性上,把旺旺“咬奶”看成是流氓的行为,还津津乐道地相互传播,人们的心情是愉快的,新奇的。他们把这当成饭后无聊的谈资,对年幼旺旺的脆弱感情和心理没有丝毫关注,就连旺旺最亲近的人——旺旺爷也不了解旺旺行为的真正动机和心里,他和同乡人们一样把旺旺“咬奶”看作是伤风败俗丢人现眼的大事,还以体罚和关禁闭的方式来教训旺旺,只有为人母的惠嫂才能了解旺旺对母爱的深切渴望。旺旺的精神上的孤单无助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旺旺的内心。

细读文章,总感觉故事角色性格和情节有失真之处。小说中惠嫂形象的塑造,从惠嫂喂奶,到惠嫂做小本生意的,体现了一个乡村妇人的生活常态。当旺旺咬了惠嫂的奶子,出自本能她尖叫起来,也属情有可原,小说着重刻画的矛盾也在这里拉开了序幕。惠嫂在尖叫过后对旺旺的关注,超出了我们对一般农村夫人的理解。作为一位平凡朴实的农家妇女,在市场经济的潜在影响下开起小卖部,她在被旺旺咬了奶后,出于女性本能,敏锐的得知旺旺躲在门缝后看她喂奶,也可谓是合情合理。但为了追求小说富有哲理性的主题,作者在此后情节的的处理上,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惠嫂居然有了把旺旺拖到杂货铺的后面,蹲下身子撩起上衣就让旺旺吃自己的奶。这一举动实在是不太符合惠嫂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妇女的形象,何况她还有自己嗷嗷待哺的幼子,实在是不合常理。关于故事情节的失真主要出现在小说的高潮部分,也就是结尾的部分。惠嫂叫旺旺喝自己的奶,旺旺拖着哭腔拒绝说:“我不。不是我妈妈。”然后就跑掉了,惠嫂在听到这句话后情绪崩溃,跟着旺旺跑到了他家,拍打门板。很快人群围拢过来,似乎心里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惠嫂对看热闹的乡人们厌恶无比,凶悍地吼道:“你们走!走……!你们知道什么?”在此惠嫂情绪的失控让读者有些难以理解。她表现出来的仿佛是她曾经受过什么不能言说的伤害一样,最终在大街上大喊大叫。

不管怎样,惠嫂和旺旺的故事都反映了现代社会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缺失的状况,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城乡发展差距增加的无奈结果,是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注的现实问题。在现代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里,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矛盾生存环境的改变,使个体的孤独感、失落感进一步增加。幸福感缺失是普遍存在着的一个问题,如何弥补这一缺失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参考文献:

①祁丽岩《<二元对立的叙事艺术>——解读毕飞宇的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

②马小伟《<民间叙述中的失实与失真>——读<哺乳期是女人>有感》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