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静水流深
五月十一号去了2018届毕业生的毕业文集颁奖现场,在粗略欣赏了学姐学长们的优秀文集和听了他们的精彩发言后,在被他们的执着和坚定感动的同时,更为自己的散漫和盲目感到有些无地自容。其中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胡育凡学长印象最为深刻,也因此对他做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胡育凡学长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毕业文集也是获得的专业一等奖,还有很多很多的证书及奖状。但他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这四年里不断完善的心智、丰盈的思想。因此他也总给人一种静水流深的细腻和温和感。
胡育凡学长说,在最开始即大一的时候,就要不断培养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没有毕业文集就毕不了业,所以想写要写,不想写也要写,毕竟大家都想拿毕业证的嘛!每学期其实也就写十来篇文章,四年下来就能写八十篇,将是措施指标的两倍,超量100%完成也是可以实现的。写文章的前提是要多看书,多思考,多观察。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写作呢?远有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书:“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近有阿根廷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说:“写作,是为了让光阴的流逝使我心安。”
就这样,在四年时间里,胡育凡学长坚持写作。诗歌、散文、论文、调查报告、人物访谈、设计作品等,也正是这些充实了他的毕业文集,在坚持写作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相当的锻炼,逐渐沉淀下来。不仅如此,毕业文集还有相当大的现实好处,它将为我们的求职、深造锦上添花。只是,毕业文集不仅仅只有数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我们不能总想着最后把平时的作业凑在一起就算完成了毕业文集,而是平时就要可以去写一些有深度有思考的文章,为自己的毕业文集增添色彩。
其实,坚持写作的结果不是最后写了多少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文章,而是在坚持的过程中,学会和懂得的东西。写作让我们懂得与青灯相伴,与自己相处,虽然这着实是一种寂寞,但却并不孤独,反而会觉得寂寞是一种清欢,就像是近代的中国文学泰斗梁实秋先生所说的那样。
胡育凡学长的执着和坚定,最后换来的是优秀的毕业成绩和自己丰盈充实的内心,过程也许艰辛,但结果是美好的。反观自己,进入大学快要一年,还是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就连短暂的周末计划也不能按时完成。总是间接性踌躇满志,既不能安安心心学习,玩耍时也总被罪恶感包围而不能尽兴,什么都没有做好,反而落得个心神不宁。没有明确坚定的目标和不受外界影响的自持力,太容易放弃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写作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文笔好坏,而是要带着一颗诚挚的心去记录和诉说,并坚持下去。希望我也能在未来的三年里,坚持笔耕不辍,静水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