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浅析月亮的审美意象

作者:文志春
主要内容     

浅析月亮的审美意象

【摘要】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在月亮这一客观天体上寄托了非常丰富的人文感情,特别是在我国大量的诗词中,历代文人骚客们对月亮有着独特的偏爱,他们将自己的复杂主观情绪融入客观的景象之中。千百年来,人们根据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来感悟人生中的悲欢离合,通过对诗词中月亮意象的分析,我们不仅能更深入了解诗人,同时也能更深入的了解月亮这个意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月亮意象李白杜甫李煜

一.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诗人,他的身上有着与盛唐时代相符的豪放气质。“酒入豪肠,笑成剑气,酿就月光”,他笔下的明月为盛唐增添了无尽的光彩。李白是迄今为止写月最多的诗人。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三百多次,还不算“玉环”、“玉镜”、“嫦娥”等等月亮的代称。不同时间,不同心境,不同氛围,诗人都对月亮有不同是描写,可以说是到了无人能及、出神入化的地步了。于丹说过:“李白这个人,心中的酝酿,明月光不止在床前,其实在他的心里,一个人只有在心里有无限光芒的时候,才能留在外面。李白的一生,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所以明月是他最浅显的一个意象。”在他的诗作里就体现了“月”这个意象的完美运用。

以《古朗月行》为例,“小时不识玉,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是童年时期的李白对月亮的认识,夜空中高高悬挂的朗月,自然生动,他认为宛如白皙圆润的云盘,天真烂漫,在孩童的眼中明月神秘朦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这是李白诗中月亮自然意象。李白醉酒后作诗,酒是他不可缺少的朋友和灵感源泉,李白游历祖国河山景致,“使主人能醉客,不问何处是他乡”写出了即使身为客,却乐而不觉在他乡的乐观豁达。不似一般诗人抒写做客他乡的忧愁感伤,正体现了李白的豁达明朗。

李白诗中“月“的意象和他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创作风格是相关的,月亮照着他的足迹,照着他的身影,照着他的心灵,照着他丰富复杂而又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二.杜甫诗中的月亮意象

杜甫是生活咋唐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时期,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更何况是这样一位自身遭遇太多、又心系国家社会的诗人呢?也许正是因为时代环境的原因,杜甫诗中“月”也总是更多表达的是思念惆怅孤单。他经常一人在外,和妻儿分别,每每这时,都是独对清辉。在《月夜》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其实独自看月的不止杜甫,还有家中的妻子,在这样分外思家的夜晚,在《月夜忆舍弟》里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题目上就已经点出了作者要借明亮的月光抒发自己对故乡以及亲人的那份怀念。独自在外的漂泊之感和思念家人的孤独感便在月色下格外放大,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代,有志之士都满怀着忧患意识想着能为国家尽一份力,杜甫也不例外,在诗歌中也深刻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志向和抱负,和对统治阶级腐败的忧患。在《古柏行》中写道:“运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出了自己对诸葛武侯的敬仰以及对诸葛孔明的推崇备至,他希望自己能像孔明庙前的这个古柏一样是直耸入云,做一个如月光般纯洁的官。诗中寄托了自己的为官之志和报国之情,但是奈何在国家危亡之时,正值用人之际,奸佞之臣却扶摇直上,拥有满腔热血激情的报国良臣却得不到赏识重用。也正因如此,才满怀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对统治者的失望,以及对奸佞之臣当道的失望。

也许正是到不了家,成不了官,自然和社会的双重人格都得不到安顿,才始终感到漂泊孤独,没有归属感和安稳感。

三.李煜诗中的月亮意象

一提到李煜,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亡国之主的身份,不免为他的遭遇和命运扼腕和叹息,但就单纯从词的创作角度来看,他无疑是我国词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李煜的词再现了他一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历程和满目苍夷的心路历程。从内容来看,分为典型的前期和后期,分别对应着身为人主和沦为囚徒的两个处境截然相反的时期。

诗意的月,《玉春楼》“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时清夜月”写于南唐全盛时期,虽然写的时奢侈萎靡的宫廷生活,但也没有奢靡放纵的堕落,只见帝王是诗人气质跃然纸上。淡雅的月,《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是一首描写男女幽会的小词,在月光下的幽会有一种朦胧暧昧的情调,也为这越礼之事增添了几分浪漫。李煜前期的词多写宫廷生活,男女感情,风格随性自然。后期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使得他的词的创作风格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描写的更真挚,抒发的感情也更沉重。《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残月如钩,勾起了李煜的伤心往事,残月照见了故国,又想起千里江山断送在自己手里,这时候无需朗月,如钩新月就已经照彻了他的悲伤。心如寂寞清秋,满心皆悲伤,月明更不堪。李煜词中月的意象又较其他人不同,从一己悲伤上升到了国家疼痛,月色恼人,放大了词人内心的寥落和孤独。李煜大起大落的人生也好似月亮的阴晴圆缺,无力把握。而他独树一帜的绝妙好词,则像宇宙之月永恒常在,在多年后的某个夜晚,照进每个人的心里。

参考文献:

[1]杨亚岚.词中之月与生命之月——简析李煜词中“月”的意象[A]..中国企业运筹学[C]

[2]赵紫艳.杜甫诗歌中月意象的内涵分析[J].艺术科技,2016,29(09)

[3]陈洪清.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04)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