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李冰——天府之国的奠基者

作者:谭莉
主要内容     

李冰——天府之国的奠基者

成都,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天府之国。平坦而肥沃的土地、温和而湿润的天气成就了成都的富足祥和。唐代的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春天夜雨的滋润下,慵懒的芙蓉花争相开放,一朵朵组成了瑰丽的红色花海,而成都就是被这芙蓉花点缀着的繁华的不夜城。

用天府之国来形容成都的历史由来已久。起先周礼中出现“天府”一词,这是用来形容保管国家财物的一个官职名称,后人用来形容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足的地方。而最早称四川是天府的则是诸葛亮,他在《隆中对》中写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而益州就是指的就是益州盆地和汉中盆地。而在秦朝时李冰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更是让成都成为一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福地,手工业也随着农业一齐发展,于是成都成为了中央王朝赋税和食物来源的重要来源。后来在历史的长河慢慢向前推进的过程中,经过历代文人的笔墨渲染,成都渐渐成为了,人们口中那个,美丽的“天府之国”。

其实在秦朝之前,成都是个旱涝灾害严重的地方,在战国后期的成都,雨季洪水常常泛滥,而旱季灌溉水源又不足,甚至一度出现了“十旱九不收”的场面。连片良田被洪水吞噬,很多时候百姓辛苦劳作了一年,最后却因为洪水或者干旱而导致颗粒无收,不要说富足,连基本的糊口都做不到。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天天都在为吃饱一口饭而发愁。但国家并不是没有作为的,楚国鳖灵就带领人们开凿玉垒山,将洪水疏通到岷江中,但是由于技术有限,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等到了战国时期,李冰在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地调研比对,精心设计了都江堰。都江堰彻底解决了成都的水患问题,在雨季时,内江将清澈的河水分入成都,多余的河水分入外江,从而调节了河水的分配。

从此以后,成都便再不受水患困扰,平坦肥沃的土地得到了极大的利用,在此之上建立了高度发展的农业,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悠闲而又富裕。

如果说一个城市是心脏,那么河水便是使心脏跳动的血脉。可以说没有岷江就不会有成都,而没有李冰就不会有如今的天府之国。很幸运,我就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感谢李冰父子,带给我们今天的天府之国——成都。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