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月”的哲学意味
【摘要】月亮挂在天上,或晦或明,或圆或缺,她的陪伴从未离开。一轮月,在亘古不变中,被文人墨客吟咏、借以抒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韵味的文化符号之一,其中蕴含着人类的无穷的哲理。
【关键词】太阴之相盈亏之理虚幻永恒
月,晶莹、恬淡、皎洁,春秋如此,秦汉使然。她是最忠诚的朋友,你若想说,她会静静地听,她懂你;你若寂寞,她会陪伴你,直到你入眠,她依旧会温情脉脉地注视着你;你若有需要,她会把你心里所思所想,寄给远方的人儿……
渐渐地,她成了古代文人墨客笔下最常用的意象。❶据统计,“月”在《诗经》里出现了14次,在《全唐诗》中出现了9618次,远超过天、日、草、木等意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望着月亮,逐渐望出了更深远的意蕴,不仅仅是简单的审美,更上升到了哲学、宇宙人生的高度。天边一轮皎皎月,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韵味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代表着人类智慧的发展。
一、道家关于“月”的哲学感悟
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先祖就把月亮视作“太阴之相”,并在很多文献典籍中有着明确的记载。《黄帝内经》中写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吕氏春秋•精通》“月也者,群阴之木也。”《淮南子•天文》“月者,阴之宗也。”《宋史•天文志》“月为太阴之精。”《幼学琼林》“月乃太阴之象。”从这大量的文献典籍可以看出,月亮在古代被称作“太阴”是一种普遍共识。
古时,有月亮婆婆,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把月亮成为姐姐,从古至今,月亮的形象从“婆婆”变为“姐姐”,虽然称呼在变,但是月亮在被拟人化的时候都是女性形象,而女性从古至今都被认为是“阴性”。而与月相对的是日,也就是“太阴”对“太阳”,而太阳被拟人化的时候,一般被称为太阳公公。几乎在所有人的观念里,太阳是热烈的、刚健的,他光芒四射,哺育万物。而且,他只有在白昼才会出现,他出现后,万物都在忙碌,都在抓紧时间做事情,这代表的是社会人格中的进取心。而月亮则相反,她出现在夜晚,她的光是柔和的,她是恬静的、柔美的。此刻,是人们在忙碌了一天后,静坐思考的时光,在此时,我们可以赏月之景,可以慨叹人生,可以对月怀人,她代表的是自然人格中的一颗平常心。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微,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那么“道”是什么?“一阴一阳是为道”,“道”是一种平衡,是阴与阳的一种协调。
二、佛教禅宗关于“月”的感悟
在佛家看来,圆满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最好的境界就是有所期待。正如维纳斯像一般,她的美正是在于她的残缺,她最大价值也正是因为她的残缺。“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个哲理映射到月亮上便是,“月有阴晴圆缺”。从每月之始到十五,月是逐渐圆满,十六时,月亮是一月中最圆最亮的时候,而在这之后,月又会从圆变缺。周而复始,月会在不同的时刻有着不同的景致,才会有着生生不息的力量。月亮的年华是在轮回中永生的。
古人懂得盈亏之理后,举一反三,用在人生上,便有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悟。连千古明月都不是时时刻刻圆满的,那么,渺小的人又怎么可能呢?晋人羊祜曾说道:“天下不如意,恒十居八九。”不如意的日子远远大于春风得意之日。
佛家经常会提到“虚空”,并常以“水月”为喻。❷“水月”象征虚幻虚空、真如法性、佛性常住不变等。黄庭坚《沁园春》:“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红楼梦•枉凝眸》:“一个枉自嗟讶,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都是描写月的虚空虚幻之性,以月映心。再把水中月的这种虚空虚幻的特质映射到人生,不难得出“人生无常”“万物皆空”的结论。比如李煜,本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却在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落差之大,让人无法接受,他吟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人生的巨变,除了慨叹一番,独自悲苦一番,选择接受,还能怎么办呢?最让人佩服的应该是宝玉了吧,一夜之间,家道中落,他看尽了人世间的炎凉,看透了人世间的哀乐,读懂了虽“人生无常”但“万物皆空”,一切都是虚幻虚空,最后,他脱离世俗,归往太虚之境。
三、月之永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一首首的咏月、借月抒怀的诗里,或许很多文人墨客都有着一致的发问吧——明月从什么时候就出现了呢?这一追问,逐渐上升到人们对宇宙、对人生、对永恒的思考。
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形的描写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关乎全人类的宏大祝愿,“月”一直存在在每个人的生命中,虽说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月亮却从未老过,正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可是,长空皓月,古今为一,靠的是什么呢,是盈与缺的轮回,是周而复始,然后得以永生。虽说一个人的生命只有短短几十载,可是依靠不断的繁衍,人类也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延续。在轮回之中,世间万物都得到了永恒,所以,也不必艳羡世间的其他。“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四、总结
银色小船摇摇,晃晃,悬在绒绒的天上。只是不过是世间万千事物中的一个罢了,却被解读出万千的哲学韵味。纵使依靠科技,我们知道了月亮只不过是一个天体,一个白天气温高达120℃,夜晚低至-180℃的无人居住的“死亡”天体,根本没有那么晶莹剔透,甚至可以说它是坑坑洼洼、黯淡无光的丑陋的物体,可是,我们依旧应该感谢月亮,感谢它的晦明变幻、阴晴圆缺。
其实,比月亮更伟大、更永恒的是人类,是人类的智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望着月亮,悟出的“道”与“禅”,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❶❷《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文化意蕴》宜春学院学报罗智伟
【参考文献】
《唐诗中“月亮”意象的多重意蕴》周口师范学院学报陈凤珍
《唐诗中“月亮”意象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苗袆,菅国坤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原型及其影响》东岳论丛赵荷香,付丽霞
《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文化意蕴》宜春学院学报罗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