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态人生中,更多的是苦情。
开篇,天冷,风冷,人情冷。
这充斥着北风雪雨的东北小城,仿佛麻木了扎根
在这片土地的人们。春来秋去、日出日落,是那
么无关紧要,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时光马不停
蹄地掠过小城里干篇一律的节奏。
前两章,萧红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描述了一座小
城里,人们流水线般的日常。那平静如死海的生
活,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在阳
光下,没有一丝波澜。
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因为空虚,所以热切地等待他人的糗事来旁观。
因为麻木,所以肆意嘲弄着比自己窘迫的不幸
因为可悲,所以从未想过对命运掀起一丝挣扎。
“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一百年前有人如是说,
百年后的今天,是否还会有这个声音?
第三章,萧红开始叙述她童年的世界,属于她的
后园,属于她和祖父的象牙塔。说实话,我是惊
讶的。
小娃有小圆,偷睡蒿草里。我没想到,那一幕幕
可爱调皮的形象原来是萧红的童年剪影。曾经读
过萧红的生平,那充斥着沉郁、漂泊、固执又传
奇的人,原来小时候也如所有的孩童一般,有着
天生的小恶趣和发现世界每一处美丽的明朗。
忘记了,萧红也曾天真烂漫。可能旁人总是喜欢
偷偷给传奇的人生蒙上一份悲情。
我从萧红的笔下,真切地感受到了她对儿时无忧
无虑新鲜自由生活的迷恋,祖父对她百般疼爱的
渴求。只有相思无尽处,越长大,离故乡的根便
越远,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接下来,团圆媳妇的凄惨离世、其婆婆的愚弄可
恨、有二爷的可悲无知,都未能真正将我的心击
垮,虽然那众众压抑的人生已经让我的心感到黑
压压的伤痛。
可直到,直到.直到,冯歪嘴子的坚强和乐
观,平凡和善良,隐忍又自尊,让我最终一下子
掉泪。在黑暗中颤抖人心的,从不是浑浑噩噩的
悬崖,而是茫茫无尽中进发出的光明。那光明,
仿佛醉中独醒,让人又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这本书里的芸芸众生,其有错或无过,都曾是那
个时代衍生的悲剧。读完,只觉嗓子眼都是凉透
的
旦求这段历史永不复来,但求这段历史永不被忘
记
世事一场大梦,切勿再添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