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摸着石头过河的石头是什么

作者:汪子涵
主要内容     

摸着石头过河的石头是什么

“摸着石头过河——稳稳当当”,这是一句来自民间的歇后语,一般用来比喻办事谨慎,边干边摸索经验。这句话被全国人民所熟知是在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引用了这句话来阐释中国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开放的实践。“摸着石头过河”的言论简称“摸论”,和“猫论”、“不争论”共同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三条重要指导经验。

“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被中国共产党陈云、邓小平两位领导人都引用过,在陈云的言论中,这句话被赋予了“尊重规律、稳步前进”的含义。好比一条河在眼前、没有船也没有桥,但我们必须要通过它,我们必须要小心谨慎的去摸索脚下的石头,去反复尝试石头是否稳当,每跨出一步都要小心谨慎、稳步前进。这里的“石头”便是规律、步骤,进行含义的引申便是我们在认识这条“河流”时所必需的过程。虽然谨慎前行、步步为营的摸索方式是正确的,但这种言论中的过于谨慎并不利于急需发展的刚刚步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

在邓小平的言论中,将这句话解释为边摸索边去做,大胆地去闯的意思,在对一条河流尚无认识的时候,想要穿过河流,或者说征服河流,就必须要大胆的去闯,一个人在岸边是无法摸清所有可供落脚的石头的位置的,只有一边摸索,一边去做才能成功。这种说法当中的“石头”我将其理解为还没有被发现的经验,通往成功的台阶。当时我国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是没有任何的经验的,马克思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做过。所以这种“大胆‘闯’过河“、一步一步摸”的做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的肯定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作用,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了“摸着石头过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并且表示今后的中国要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继续探索中国的发展之路。

“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不再是中国民间的一句简简单单的歇后语,而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同时也充满了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尊重规律的充满哲理的名言。

“石头“是经验、是线索、是规律、是过程。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