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曹操文学艺术成就

作者:汪子涵
主要内容     

曹操文学艺术成就

三国时期,是在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过渡时期,也是一个充满了战乱的时期,但是战乱也不能阻碍文学的发展,提到东汉,末年的文学艺术成就,有一个人总是会被第一个想起,一个传奇的英雄,一个被人误解千年的人物,一个戎马一生、壮志豪情但又充满文化情怀的传奇人物,那就是曹操。

抛开他在政治上、军事上的成就,曹操在文学、书法、音乐等方面上也都有深湛的修养。其文学成就,在当今主要表现在诗歌上,其散文也独具特点。他的诗歌因战乱等原因所存不多,仅存20多篇,在内容上可分三类。分别为时事类、表述理想类以及游仙类。时事类作品有《观沧海》、《蒿里行》、《苦寒行》等。在这些诗作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还有他那伟大的政治抱负。在《蒿里行》一诗中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遭受的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在《苦寒行》一诗中,描写了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著名的《观沧海》一诗中,通过描写自己登上山崖“观沧海”来描写出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景象,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曹操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也是他一生的缩影。

表达理想类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在他设想的太平盛世中,他一定要采取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在东汉末年那个礼乐崩坏、腐败横行的时代之中,代表了他对现状的不满以及伟大的政治抱负。。在著名的《短歌行》一诗中,本诗的主题是求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表达了他求贤若渴,广纳人才来统一中华的伟大理想。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曹操不同于其他文学大家的重要一点便是: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自己进行创新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他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南北朝诗人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对曹操的做法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我认为主要是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建安文学之所以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延续和发展,与他的重视和刻意推动与发展是分不开的。这也是在那个诸侯林立的年代中与其它人最为不同的一点,曹操能够在开疆拓土、频繁战争中注重文学发展,是极为不易的。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大多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建安七子”以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曹操对文学文化的重视和发展,才使得那个战乱时期中,中国古代文学文化没有形成断层,反而发展出具有自己时代特色的建安文学。

曹操虽然在有生之年没能彻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与远大理想,但正是因为他的积累,魏晋政权才得以出现。正是因为他对文学艺术的贡献,才使得那个时期的文化绽放出不一样的辉煌。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