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的支教活动结束了。
这25天说快也快,一眨眼就过了,说慢也慢,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工作要开展。在这25天中,自己的脾气被孩子们磨的光光的,同时心也被他们填的满满的。
刚来到猫坪村的时候,这的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很多,迎接新生的那天,孩子们给我的印象也和城里孩子没什么区别,他们每一个都天真活泼,脸上充满笑容。致使我在刚开始的教学中一度怀疑这次支教的意义何在。可随着对孩子们的了解越发深入我渐渐明白了。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一年到头能和父母见上两三次已属奢侈,也因如此,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是特别重视,拿初中班的孩子来说,可能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读完初中之后是不打算继续读书的,一方面是因为家里对孩子的学业没有要求及约束,而孩子又处于半成熟的状态,心智尚未发展完全,因此在未来道路的选择上,一部分孩子选择了不读高中。另一方面来自于当地的教育质量,当地老师对待教育这件事的态度以及教学方式不易被孩子们接受,因此使大部分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正因如此,很多孩子的成绩不是很好,没有办法考上高中。
其中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个女生,暂且叫她夏夏吧,夏夏是一个初一的孩子。有一次给他们班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夏夏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因为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说如果当上了医生是不是就可以治好家人的病了。她还说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只有两年的时间了。我和震惊,才初一的她难道就不打算考高中了吗?于是我和她谈了一次话,我问她为什么写自己只有两年时间了呢,在她支支吾吾的言语中,我大概明白了,她本身是愿意继续读书的,但是可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使她没有考虑过继续读高中这件事。我告诉她只要自己有想读书的心,没有任何事可以阻挡,现在国家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也很大,完全可以支撑她完成学业。谈话结束后她和我说了谢谢,并且向我鞠了一躬。夏夏真的很乖,希望生活对她温柔些,希望她可以实现她的梦想。
这里的生活很规律,每天六点半准时醒,八点开始上课,下午三点下课,下午下了课去一些学生家里家访,晚一点回学校准备晚饭,晚上备课。每天如此。学生们很聪明,很好教,但是却因为环境问题,他们的学习习惯都不是很好,所以和城市的孩子差距还是比较大,要改变这里的教育,首先得从家庭教育开始改变,首先是家长的观念,家长必须支持并且配合学校的教育,其次是孩子的观念,要有忧患意识,要知道自己未来面对的竞争对手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人,不能局限于自己呆的这个地方,最后是老师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追求趣味的同时还要注重总结知识点,给孩子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