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打破思维的约束,探索意识的文明 ——《人类与大地母亲》读书报

作者:张小凡
主要内容     

引言:惭愧地讲,作为一个不是很爱看书的理科生,在茫茫的推荐书海之中,感觉只有这本书《人类与大地母亲》比较与生活相贴近,而且也不需要具备太多文科生的历史知识与文学素养。但是看到目录的时候有一丝后悔,因为有许多关于历史的章节。而我还是选择接着读下去。在读了一部分之后,我就被作者的哲学思维能力深深折服,而且这本书的语言文字十分的舒畅押韵,他写的并没有像历史课本一样枯燥无味,而像一片片散文一样,淡淡的讲述着不同时期的文化与历史发展。

摘要:本书是一部具有很强的哲学思维,并且韵味与趣味相结合的编年体史学著作。它是从全球的不同文化与文明的起源发展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方位的介绍、研究与说明。本书以时间为轴,将人类从无到有,物种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文明从萌芽到衰亡的过程进行细致的阐述,使得世界历史文明的画卷展开于我们的眼前。此书并不像历史课本上那样着重于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是从宏观的角度描述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文明的起源、萌芽、发展与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而本书整体也充满着一种悲观看法,并且对目前人类世界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进行当头一棒。

方法:细读法、参考其他文献资料进行思想分析。从搜狗百科中查找作者的信息与本书的信息,从作者的写书经历来判断作者的思想情感。

看法:在刚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非常震撼。作者在刚开头就以人类的生命由出生走向死亡为主旨,论述着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常常陷入沉思,我就在想:在我死之后,我的意识是会消失还是会去往别的地方?其实,我既不相信佛祖与耶稣的存在,也不相信天堂与地狱的存在,我只是单纯的害怕着自己再也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作者在书中也有这样的疑惑:人类为何会有意识?人类的道德判断又来自何方呢?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意义何在?但是这一切,不仅仅是我们想不通也猜不透,更是整个人类也无法解决的谜题。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十分的敬佩作者的哲学思维能力和历史文明的研究深度。我不禁的想要了解他,想知道他的书为何如此的引人深思。从他的字里行间,我就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成熟的思维视角。看过他的资料后发现,这本书是写于作者的晚年时光。作为牛津大学毕业的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学家,再加上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思考沉淀,使得作者的历史观与哲学观十分的丰富,且具有内涵。作者从第四张开始就在介绍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全球化的宏观视角写出人类不同文明的发展与衰落,直到最后的相互融合。作者的写作大多以论述为主,其中贯穿着生物、物理、化学、宗教、哲学、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语言。作为理科生的我,看这本书感到十分亲切。而且许多难懂的道理,他都会举例论证并且仔细分析,这使得我更能理解他的作品与字里行间想要表达的情感。

讨论:第一,读过这本书之后,我的感触是好像人类做什么事情都是在自掘坟墓,比如人类的登月活动以及寻找下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比其他星球近得多。但让几个人在月球上登陆几个小时却需要成千上万的人精确协调和热情合作。它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物质资源,并要人们付出巨大的勇气和能力,而后者正是人类最杰出最珍贵的资产。我觉得人类的行为活动总会对未来的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就类似于登月种植蔬菜等等,可能这些被种植的蔬菜会对科学研究带来一定的贡献,但是这很有可能会改变月球的质量与分子结构,从而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改变地球与月球的距离,使得地球也要发生一些改变。在书中,作者也明确提出,无论未来的科技如何发展,哪怕是诺亚方舟的成功研制,都无法改变人类不能找到合适的移民星球的这一事实。

第二,生物圈是十分珍贵且不可再生的,就像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如果人类还是无节制的过度开采,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灭亡。而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本性就是贪婪残忍的。就如下面这段文字:对某一物种及其个体来说,某些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要素是它们维持生命的有效手段,因而也是它们所需要的资源。在有些情况下,竞争是间接的,某一物种或某一物种的某一个体,不是通过捕食或消灭对手,而是通过最大份额地为自己赢得某种资源而消灭对方,这种资源对竞争双方都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当某种动物的个体之间为食物、水或配偶而相互竞争时,据说输者要向赢者求饶,输者投降才能得到宽恕。据说人类是唯一战斗到底的动物,不但杀掉对手,而且屠杀“敌方”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这段文字不仅仅能体现出人类的残忍,更能体现出每一生物体为了生存,都会努力的竞争,从而获取有用的资源。这,就是生物体生存的本能。

第三,有一句话,我不是很懂。我们从未见过任何单个的人或者人类可以超越他在生物圈中的生命而存在。我不懂的是:超越他在生物圈中的生命而存在是指意识不会消散,而是存在于某一地方,还是存在于宇宙之中或宇宙之外的生命体,不会受到任何外界的影响。

第四,人类的文明从萌芽到衰落,时间是唯一不会变的东西。历史发展的脚步不会停下,只有抚今追昔,以史为鉴,才能避免自掘坟墓的结果。

结论:读过这本书后,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文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虽然还是害怕着自己的意识会化作云烟,但是至少没有像以前一样的迷茫。或许繁衍生息与基因变异是另外一种生物体的生存本能,抑或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延续。但是,消亡只能是最后结果。如果时间的维度不再存在,那么一切都只是幻想。而这也仅仅是如果,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永远都只在盒子打开的那一瞬间,才彻底清楚究竟是哪种可能正在发生。单单凭借人类的智慧与力量,根本不足以探索并解决那些超出认知的谜题。现在的现在,我们就像正在处于那个未打开的盒子中的那个宇宙,一切都是未解之谜。

参考文献:【中】林芊从《历史研究》到《人类与大地母亲》--汤因比历史哲学的比较研究之一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季刊)1995年第1期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