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这本书一出版,市场响应异常热烈,各大媒体中心纷纷报道且好评如潮。在本书的第三页便可以看到大段大段的来自于各个有名媒体的评论,光是评论就占了两张纸,可见世人对此书的赞不绝口。
刚刚开始读本书的时候,就被李继宏的翻译能力所震撼到,将“Foryou,athousandtimesover.”翻译成“为你,千千万万遍。”将主人公阿米尔所在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就如一幅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从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来看,宗教信仰色彩一直贯穿着整本书中,很多事情大发生也跟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
就在本书的第一章,那一句“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使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笔尖,跌入五彩斑斓的时空隧道。在那个充满着回忆的地方,看见两个孩童坐在高高的枝丫上,相互望着,相互笑着。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很美好,那一句“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也使我感动了许久,但是这一切的美好都毁在了一场喀布尔的风筝大赛上。
最后,阿米尔的风筝是最后的幸存者,而哈桑也追到了最后一个被割断的蓝风筝。阿米尔无比渴望得到这个风筝,因为他最大的愿望是得到父亲的爱,他认为这个蓝风筝是他打开父亲心扉的一把钥匙。而可怜的哈桑为了完成阿米尔的愿望,承受了极大的凌辱,但是他还是选择一如既往的对阿米尔奉献他自己。就算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是选择为阿米尔付出奉献一切。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他用爱与奉献掩盖着残忍与妥协,这一切都与当时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封建主义有着不可推脱的关系。在本书的最后,主人公阿米尔终于鼓起勇气,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思想斗争之后,选择了面对故乡,面对为他而死去的哈桑以及那个惊天的秘密。在满目苍夷和被塔利班统治的残酷现实中,阿米尔找到了老朋友,而在得知惊人秘密后,他赎罪般的努力,刻骨铭心般的忏悔,使他正如他父亲所期许地那样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阿米尔的一生始终会有个追风筝的人在他的心头萦绕,让他缅怀一生。而读过此书的读者心里也同样有个风筝,突破了种族,突破了宗教信仰,突破了历史,只为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