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民俗

作者:张晓颖
主要内容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古文物以及古代民风民俗有了更便捷的条件,它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淘沟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

它的发现是出源于一次偶然,在1934年春天成立了一支考古队,在被发现的玉石器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挖掘,收获丰富,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挖掘以后,就没了继续,挖掘工作只好被长期停滞。

从它的偶然发现到深入发掘,时间推移到了20世纪50年代,这时又继续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1963年,由冯汉骥领队,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再次发掘了三星堆遗址的月亮湾等地点,展现了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当时,冯汉骥教授曾认识到,三星堆“一带遗址如此密集,很可能就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在1980年以后的多次挖掘中,考古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资料,出土了大量的珍贵青铜器、陶器等。

经过对三星堆考古研究,古蜀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和周边文明的关系以及中原文化和其他区域文化对古蜀文化的演进所起作用,巴蜀文化与西亚、南亚和东南亚文明的关系。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在带来大量历史材料的同时,也为考古学者带来巨大的挑战,在神奇的文化面貌的背后有又怎样的文化渊源,这些就需要考古学家专业的知识与之相结合,不断地去推到联系相关历史知识,由于历史上巴蜀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生物圈的适者生存生殖与变异,特别是其青铜文明的上源,看到了它的流向,但其间长达两千年的时空隧道里的某些缺环还是难于填补的。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体积比较庞大,鼻子高挺,突出的眼珠像两根木棒嵌入其中,而那两只巨大的招风耳好像在偷听着什么,难怪有“千里眼、顺风耳”的美称,但青铜面具的种类较多,因此还被分为几大类。展列在博物馆的还有青铜神树,共有8棵,属于夏代晚期青铜器,其中有一颗神树高达3.96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而这鸟就称之为太阳神鸟。

众所周知,三星堆文化离不开祭祀文化,这些出土的文物大多用于祭祀活动,在春节,三星堆博物馆有不少大祭祀活动,身为广汉人,今年却是第一次参加活动,下面就是一些活动的安排和一些民风民俗。

面对神圣的祭祀场面,游客们大多带着一身的祝福一起祈福迎新。今年的祭祀活动如往年一样,场面宏大,游客人数也十分的多,今年的大祭祀分为入场仪式、正式祭礼、正仪、娱神、送神等环节。今年春节期间,备受瞩目的三星堆大祭祀活动将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举行。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欺负三星堆、福佑千万家”。三星堆大祭祀是在继承古蜀文明、三星堆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以传播历史文化、展示时尚潮流、营造热闹喜庆的过年氛围为一体的群众性惠民节庆活动。活动以三星堆祭祀与祈福为核心主题,民俗与喜庆为主要元素,已经成为广汉市在春节期间与“保保节”齐名的节庆活动。

祭祀活动开始后,身穿古蜀国独具特色服装,头戴“青铜面具”的“青铜人”从博物馆正大门到综合馆广场再到青铜馆再到祭祀台,向游客们展示着活动的精髓。队伍一路前行到达祭坛下的圆形广场,几个主事大喊“三星熠耀,横亘千古;先祖明德,佑我天府”,进入正式祭礼后,开始的是舞蹈表演,表演者身着的服装也具备古蜀文明,伴随着音乐随风而起的舞姿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只见许多游客拿出自己的手机记录着美好时刻,人都说照片是回忆,那么看照片的人一定实在寻找某种回忆,那种无法让时间消磨的回忆,而这时的回忆却承载了几千年古蜀国的回忆,这是我们祖先所传承下来的,属于我们中国的文明!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