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热点词“佛系”的分析

作者:邓蕗
主要内容     

热点词“佛系”的分析

近些年来大火的词,其中最瞩目的莫过于“佛系”这个词了。“佛系生活”“佛系吃饭”“佛系考试”“佛系追星”……最开始这词源于一家日本的某杂志,2014年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西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

这个词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凭空出现的。随着北上广一些大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竞争越来越激烈,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这时候人们发现要达到更高的层次;努力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当“佛系“这个词一出现,瞬间契合了无数人的这样一个心理状态,所以一经出现,立刻就火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佛系这个热点更多的源于生活,随着人们劳动生产的出现。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很善于反思和总结,然后更好的进入下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打下基础。换言之,我们是按照基模来出理事情。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信息或新事物,遇到一个新事件或者进入一个新的场所的时候,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只是会引导我们迅速地对新的状况做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地做出态度或行为反应。即当人们的生活被工作支配以后,人们反而会更加地去注重生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人们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的去发现自我,去更好的生活。

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中,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我们会出于一种合群的心理去使用和传播这个词,表示我也有同样的感触,并且归属于这个群体,然后去寻找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不断有人去推波助澜,这个词就更加火,更加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早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有排除偏理性意见的作用,所以另外一群人迫于趋同心里被迫接受了该词。同时中坚人物的力量也不可忽视,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当老师在期末考试评卷的时候说到这个词,我当时一下就记住该词,并理解了该词的含义。带有一种诙谐的意味。横向的交流更多的需要双方有共同的意义空间,做到意义的交换。“佛系”作为一个符号,是一种文化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人们还说“佛系”其实是一种逃避。把它当成了逃避文化的代表。认为佛系生活方式——旅游,就是一种逃避,其实回来回到原来的生活。原有的烦恼,其实一点都没有减少。人们也总认为逃避是带有负面色彩的一个词。但换一种思路,其实是不要这么去想的。当人在一种情绪上,那样的去发泄自己,非得针尖对麦芒得去较真,这其实是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人们对这个词有不同的理解是因为人们又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理解的不同。

这个词的火也离不开大众传播,人们不停的在社交网络上频繁使用该词,形成一种热点。佛系起源于日本,跟佛教没有什么关系。从更深的一个层次去解读这个热点的出现,还来源于另外一个原因,努力带来的痛苦逐渐压倒回报带来的快乐,这一届年轻人不再将拼搏作为人生的唯一意义。人们对这个热点词的反应也相当不排斥,甚至由调侃到了推崇的地步。不断延伸扩展这个词的意义。佛系员工就被描绘成“交代下来的任务从不推辞,但也绝对不会给自己揽工作;工作质量永远保证合格,但从来不会有惊喜”。90后青年也总称自己为“佛系青年”,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都让90后青年对自己有了这种把握。

“佛系”一词也是一面镜子,一面反应社会的镜子。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