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

作者:邓蕗
主要内容     

社会实践报告

“走进社区,便民利民”,街道便民利民是我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与主题。为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进一步了解群众性基层组织的只能与运作,深入了解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转变作风的工作,也更进一步密切与居民们的关系,我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参与相关的劳动,亲身实践,努力总结。

结合实际,在我的家乡有许多河流,它位于长江沿岸,所以会出现浮桥的使用。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可用于人行,其构造并不复杂,架拆也方便,但是维修费用较高方便快捷,高经济效益。比起修建一座桥,搭建一座浮桥更便利,费用也小,更方便人们的出行,但是需要人守桥。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我也参与到其中,在长生河浮桥上进行实践守桥人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出行的便利与否,守桥人最重要的工作在于保证桥的通行,要经常巡查浮桥连接扣,钢丝绳等关键部位,发现松动需及时加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需要保证人们通行的安全,另外需要随时观察水面上上涨和后退的情况,一般和天气情况密切相关,所以下雨天往往是最忙的时候,不停的加一截浮桥,以保证桥的长度够和不被水淹。碰见大旱,水不停的退,要减一截浮桥,不然水位过低,桥浮出水面太高,更不好移动,无法使用水的浮力来移动,只有借助水的浮力去增减。另外浮桥值守人员责任重大,在进行浮桥的加趸、退趸等水上作业是不允许喝酒必须严格遵守水上作业的操作规程,穿戴好救生衣,方可从事作业。该工作需要守桥人时刻能在工作岗位上出现,哪怕是夜晚,节假日,吃饭、睡觉的时候,电话必须24小时通畅,必须随叫随到,一有情况需要及时汇报,所以最常听见守桥人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去看看浮桥”。加一截桥和减一截桥最少需要三个人才能操作,是个力气活儿。首先要借助吊钩,运用杠杆原理和钢棍、绳子。用绳子捆住栏杆,用铁钩钩住,拉起来,再进行伸缩桥,需要两个人拉住,另一人撬动,就能完成。两边都需要重复操作,有时候还需要清理露出水面的淤泥和垃圾,比如树枝什么的,保证地面平整再架上去。完成这样一个工作,这还是日常最简单的工作就需要一两个小时,一般情况下这种程度的作业频率一般在四五天左右。

其实这个工作也很繁琐,除以上之外,日常工作就是加强桥面安全管理,及时制止他人在浮桥上钓鱼,玩耍或在浮桥两边梯口洗衣、淘菜等行为。最日常的工作就是清扫桥身。每天都需要清扫,日常的工作反而都是很机械也很重要的,社区工作最主要的性质就是服务,每天一早就要进行清扫工作。春节期间,垃圾基本上都是瓜子壳、甘蔗渣。烟花爆竹留下的垃圾。这给清扫留下许多不便,有时甚至才清扫完,就又会有许多垃圾。刚开始还好,后来做久后,还是觉得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一项工作,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有时下完雨还要及时清理积水。能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一个很好的环境,每一块看似不属于谁的土地,基本上都分工明确,有居委会派的人负责打扫,这在每天早上进行,另外每天早上都需要将值班人以及天气状况记录下来。社区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运作体系完善,分工职责明细,检查监督机制完善。尽管是一个小小的浮桥,也时常看到书记前来视察工作。

在实践当中,我也时常发现一个问题,这个工作也有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环境保护上的问题,守桥人似乎并不注重对河水的保护。比如清扫时,时常把垃圾倒在河里,在河里清洗劳动工具平常呈黑褐色,并且带有气味,长久来看并不是有利的,效益反而很低。我给出的建议是处理好垃圾的问题,并给出一定的奖惩制度。平时也应该加强宣传,写上标语,注重环境效益。

参加劳动工作,另外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处理好在劳动中和人们的关系。尽管各种制度、机制很严密,但只要有人参与进来就要有人情化的地方,每个人工作不一样,死守制度反而使工作办得不那么理想,应该允许一些地方的通融,这是合理的,应该允许它的存在,还是要把控一个度,人们在严密的组织下,也没有上下级的氛围,工作环境也更加融洽,基层工作要想深入群众,老搬制度那一套也根本行不通或者说是效果不大好的,加上伙伴关系,又加上理解,甚至调侃,这就是基层工作,也是服务工作,这样的关系也能在守桥人身上找到影子,会在一起商量工作,偶尔一起玩笑,一起把工作做好,更好的方便居民出行才是最终目的。我也从在从中看到了智慧,看到了一份儿责任。

另外并不是职责之内的工作才是工作,职责之外也有工作,在河边偶尔会有人的物品会掉入河中,我也会帮忙去打捞,拿出自己的工具,提供给别人一份便利,这也是社区工作的一部分,更普通,更琐碎。

我的工作环境,实践环境也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冬天的风很大,浮桥上似乎更冷一点,迎风吹来的风有很大的鱼腥味,人们来来往往会发出很大的脚步声。总的来说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但也很辛苦。太阳的炙烤下,人也会感到比平常更热一些,下雨的时候,一碰上灰尘就变成泥,行走起来会很湿滑,天气因素也会带来许多不便增加许多难度,室外实践工作都要考虑到天气因素,所以平常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自己亲手实践的时候还是感觉没那么简单。

这次实践的总结和反思:“走进社区,便民利民”重点在“便”和“利”。“服务”是我体会最深的两个字。带有“志愿”的性质,也就是奉献,重点在于劳动。由于时间的干系,我的工作没有很明显的结果,但每当看见人们满意舒心的神情,我会感到一种满意,用来评判工作的标准,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和劳动是非常有意义的的,也是一种结果,尽管人们匆匆走过,或者没有直接的受益,也并没有感受到,察觉到,或者意识到,但带来便利始终是存在的,就算实现了个人价值,实现了劳动的价值。除此之外,还带给我一些改变,那就是及时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在本来就很脏的地方,也宁愿走很远去寻找垃圾桶,不乱扔垃圾,为的就是不给别人的工作带来麻烦,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辛苦,更加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体谅。另外一个词的感触也会很深,“公共”,这么来概括更准确一些。我更明白去爱护公共的卫生和生存环境。以前的想法:反正不多或者不少我一个人。这种想法与现在的想法截然相反:在“人人”与“我”之间,“我”反而更关键,公共的卫生反而靠大家,不是靠一个人维护,“我”应该做到。如果“我”恶化环境,恶化大家的环境,最终恶化的是自己的环境,每个人都环保,环境一天天变好也不是什么难事。做得不足的是这次实践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很少,没有学会学以致用这次实践也做得并不深入,层次很浅,也就是很多地方没有突破,没有实际去解决一些东西。只做表面的东西,自己思考的很少,解决的困难很少,调查做得也少,专业性也不那么强,这也给下一次实践指明了方向。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实践报告。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