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读《李鸿章传》

作者:祝佳
主要内容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他的一生毁誉参半,这位晚清名臣曾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为晚清带来了富国强兵的希望,但同时,历史上李鸿章的数次议和和《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也让中国近代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李鸿章也因此收到后世之人的诸多诟病。是非功过皆由后世评说,我们无法单方面地去评价某一历史人物。而梁启超先生所著的《李鸿章传》则将这个在晚清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历史人物的生平铺叙开来,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了李鸿章这个人。

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于镇压太平天国中展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而后致力于洋务运动,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化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设海军,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留洋,这些方面无不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这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随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更是让中国的地位彻底沦落,李鸿章也受到了国人的痛恨与咒骂。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在《李鸿章传》一书中,梁启超对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评价颇高,开篇就是“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针对世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公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梁启超写的一句评价:李鸿章是事势所造英雄,而非造势之英雄。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李鸿章所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另外他又是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铸就了他人生的悲哀。无论历史如何书写,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晚清政府中李鸿章是最具有世界眼光、最有能力和品格的一个人,梁公说他是“适成为我国十九世纪以前之英雄而已矣。”他的存在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读完《李鸿章传》,那个曾经在我印象中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卖国贼”的苍白形象变得立体、丰富起来了。为自己曾经浅薄的认知、盲目的指责而感到羞愧的同时,我也不禁为李鸿章扼腕叹息。从镇压太平天国发家,之后又平了北方的捻乱,卓越的军功足以光耀门楣,就像郭子仪一样挽救了大唐。开办洋务,风云中外政坛四十余年,风光无限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能人,晚年却在国人的诟骂中度过。那时的人们因国家主权的丧失将愤怒全部转嫁到李鸿章身上,骂他卖国贼,几乎将他曾经的一切功绩悉数抹掉。可谁有想到过李鸿章的感受呢?兴办洋务,他比谁都渴望国家强大。签署屈辱条约,没有谁比他更撕心裂肺。书中有一情节让我不禁落泪。十年前,李鸿章在天津傲慢的接见了伊藤博文,根本不放在眼里。十年后却在日本低声下气的与其签订了马关条约。国内叫骂声一片时,谁又能理会李鸿章当时的苦楚。真正评价某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仅仅从历史教科书上罗列式的史实去了解,而是真正去了解他的生平、历史功过。

梁启超对李鸿章作了这样的总结:“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虽然这样,但梁还是认为当时举朝上下五十岁以上的大员,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因此,梁启超甚为国家前途忧,在著作的最后用了下面这首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