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制度
随着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学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研究的重要性和时代性日益凸显。不论是从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区域群体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来说,社会学在这些复杂关系的维和中都发挥着巨大的桥梁作用。
摘要:对于宗教制度的研究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宗教制度是通过历史的演变积累和群体的不断融合中产生的一种文化信仰制度。对于宗教制度的分析,本文主要从社会学中的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三个角度出发来加以阐释。
关键词:宗教制度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
在当今社会,宗教制度问题一直是社会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一方面,宗教信仰定位了一定人生价值取向,这种取向思想经过时间的沉淀,灌输到一定区域特定人群的思维中,成为这类人群心灵慰藉的疗养剂和道德实施的标准;另一方面,当某种宗教制度扎根于某个区域,它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认同,生活在这个区域圈的人群,由于对于群体认同感的需要或宗教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也就融入了他们共同信奉的宗教制度。
一、从功能论的角度
功能论认为社会的每个部分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而构建起来的。宗教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在近代以来,冲突与和平作为极其复杂且相互关联的社会现象,直到今天,人类也不能完全维系好这两者的关系。宗教作为信仰支撑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的和平和冲突都产生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从和平的层面,生活在一定区域的人群因为共同宗教信仰的融合而能够维持较稳定的生活模式。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制度,宗教制度指引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天主教会在梵二会议后积极参加世俗社会的各项事务,开放和其他宗教团体的联系,对全球化和平前景作出了突出贡献。宗教制度可以成为和平的开端,如果不能调和不同群体间的宗教融合,它也可以成为冲突的开端。印巴冲突产生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宗教问题。历史政治问题使得独立后的印度分裂为信奉印度教的“世俗”印度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宗教制度,这两种不相容的宗教制度的形成为两国接连不断的冲突隐患埋下了祸根。
宗教制度产生的最终目的是维系社会的稳定,为心灵提供慰藉、为道德建设作出贡献,在正向功能发挥作用时,反功能作用也难以避免人类要做的就是如何维持宗教制度的正功能和反功能的调和。
二、从冲突论的角度
冲突论认为社会行为必须用竞争团体间冲突与紧张的角度来分析,社会的特征就是竞争团体间永无休止的争斗,它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发展的积极作用,重点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就宗教这一问题,如果长时间压抑和遏制不同群体间的冲突,而不让之得以适当发泄,那么只会导致更大的冲突发生。从冲突论的正功能方面分析,宗教冲突对于社会变迁、社会整合等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台湾的宗教竞争就对台湾的社会变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台湾解严后宗教市场处于相对自由竞争的状态,与庙宇集中度高的县市相比,竞争激烈的县市里庙宇更频繁地举办活动,寺庙由于竞争的压力通过增加宗教活动种类来吸引教徒,从而促进台湾宗教的繁荣。从冲突论的负功能方面分析,宗教冲突也会导致社会动荡等问题,当今世界上由于宗教冲突而引发的战争不占少数,典型代表就是巴以冲突,从第一次中东战争至今,巴以之间的交战从未终止过。
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宗教冲突也是如此,在社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它的正面功能,也要关注它的负面功能。
三、从互动论的角度
互动论又称符号互动论,它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各个宗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本宗教的言语、标志、组织活动、服饰等,这些事物都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这些附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的。“太极八卦图”是中国道教的象征符号,意指大千世界中的事物都包含阴和阳、表和里两部分,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事物的规则和由来。
宗教制度的产生和宗教关系的维系都与符号互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符号赋予了宗教制度以特殊的含义,不同的宗教符号融合成为不同的宗教信仰,信仰则成为宗教关系发展的根基。
结语: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制度是多维度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剖析出不同层面的宗教制度存在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在我们对当今社会中宗教的态度和看法上产生影响和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强.宗教社会学视域中的和平研究[R].南京大学,2012.
[2]黄飞君.全球视野下宗教单元的宗教功能研究[R].复旦大学,2011.
[3]毛晓光.20世纪符号互动论的新视野探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1.
[4]梁丽萍.当代国际冲突中的宗教因素[J].现代国际关系,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