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枷锁
——观看《绝代艳后》有感
在浏览电影片库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美丽又明艳的女人,让人一眼就看到她,移不开视线。当我开始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被这部电影的奢华给震惊到了,没错,就是这个女人奢华艳丽的宫廷生活,至于为什么,请听我慢慢道来。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王后的,这个美丽的女人作为联姻的公主嫁进法国以后的故事。玛丽皇后的全名是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芬·约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她是奥地利最小的一位公主,因为政治上的需求,她必须要嫁进邻国——法国。她从小就拥有美丽的外表,所以11岁就被选为联姻对象,14岁就嫁入原本是敌对方的邻国,这是她人生悲剧最开始的束缚。
在正式入住凡尔赛王宫之后,电影的整部电影的风格就开始变了,音乐变得轻快,色彩也变得鲜艳、明亮。并且随之而来的是凡尔赛的宫廷初露相,从服侍玛丽太子妃(这时路易十四还并未去世)辰起时森严的等级之分,还有太子和太子妃早餐的用餐过程,还有宫廷聚会时贵族们精美可口的食物与美轮美奂的凡尔赛建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向往。
有一个美丽的家,有一大笔财产,有一群身份高贵的“朋友”,不需要为维持生活而苦恼……这就是嫁入法国后玛丽的生活,但她真的感到幸福了么?对比一下玛丽嫁入皇宫之前与嫁入皇宫之后,我认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言行举止,比如:
当电影转入交接桥段时,她必须抛弃她的过去: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侍女告别,放走和自己最亲密的宠物,脱下身上所有的奥地利的服装,再被女管家强行穿上法国的华丽服饰,学习法国礼仪。我们在这一段可以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在小玛丽和女管家最初的见面时,小玛丽给女管家的见面礼是一个热情的拥抱,女管家反而显得比较无措,之后小玛丽见到路易十五时,行的却是标准的宫廷礼仪,再配上华丽的法国宫廷服装,让这位14岁的小公主一下变得不同了起来。
但是,礼仪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也可以束缚一个人的天性。在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国贵族是十分注重利礼仪的,这些贵族和侍从的言行举止让人赏心悦目,然而事实真的如电影中所表现的么?
在凡尔赛宫廷鼎盛时期,有一个比国王更有权威的主宰便是“礼法”,或称“礼仪”,就象歌剧院的芭蕾舞一样,一举手、一投足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一个贵妇在凡尔赛宫只有资格坐帆布折凳,到了马尔利富就可以坐方凳,而到了朗布依埃宫便坐上了靠背椅。再如,一个掌门官(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开门)必须记住哪些人经过的时候,他应当站在门里;哪些人经过的时候,他应当站在门外。公爵一类的人到王宫小教堂可以带一块方坐垫,俗称屁股垫,但不可忘记要把坐垫放得歪斜一点,绝对不能摆正,因为摆正是王族的特权。国王接见大使时,倘若礼宾官没有在楼梯的第四级上迎接,便会引起外交风波。路易十五时期,讲究礼仪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宫廷礼法除了承袭旧传统(许多礼节起源于弗朗西斯一世,甚至更远的年代)外,还增添了不少路易十四时期的复杂条例,而且又制订了一些连国王本人都需要遵循的规定。比如有一天晚上,王后马丽·莱金斯卡离开寝宫来到王太子的舞会上同公主和王子一起玩乐,这是很少有的事情。忽然王后想喝水,太傅德·夏蒂隆先生端了一杯水给她,但王后拒绝喝,因为按照礼仪规定,她只能喝女总管德·吕伊纳公爵夫人用托盘送上来的水,偏偏那时公爵夫人不在场,王后只得渴着。(本段参考百度个人图书馆)
与上述资料相比,电影很明显的将玛丽在凡尔赛的生活美化了,玛丽在奥地利生活时是那么的天真活泼,在进入法国后,学习法国繁琐复杂的宫廷礼仪,每天像个完美的洋娃娃,无条件的接受礼仪的束缚,这种极端的反差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是小玛丽别无选择,作为公主,她无法逃开联姻的命运,作为法国的皇后,她也无法挣脱苛刻的宫廷礼仪,玛丽嫁入法国的最初,就已经被它紧紧的困住,一生都逃不开这个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