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里别有洞天
——看《月的哲学意味》有感
[摘要]月在中国民族的文化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月的歌颂都不会少。虽然不同的学派、不同的人之间对于月的含义解读也不同,但是赏月之时,月亮总能引起我们的共情。本文从月的哲学意象出发,写古今人对月的感悟和道教、佛教禅宗关于月的看法。
[关键词]月的哲学感悟道家佛教禅宗永恒之“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的这首《古朗月行》是我最为喜爱的描写月亮的诗歌。因为它想象瑰丽,又兼有古代神话色彩。而且,这首诗与我有共鸣。李白是“小时不识月”,我是“小时不知月”。
在城里面长大的孩子心中对于月亮的存在感受很低吧?反正我是如此。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将夜晚装饰得更加的热闹。语曰:人心不古。万物皆在变化,又怎能强求人心呢?月光皎洁,在我的记忆中只有过一次。那是一次回乡过年,我所居住的乡下老屋恰好有一扇小窗。那间屋子平时没人居住,床依然是老式雕花床,窗上安了玻璃却也还保留着木雕窗柩。月上枝头,我从梦中悠悠转醒,见着那从窗中倾泻而下的光亮,一时竟不分是梦境还是现实。等意识到身处何地时,我对这光充满好奇。在城里的屋子,由于四周彻夜灯火通明夜半醒来见着如此光亮,我习以为常,但此刻是乡下从何而来的光亮呢?我披衣起身,向窗外望去。好大一轮明月!原来月光也可以如此流光溢彩。只是可惜年少不知愁,只知惊叹,探清事情真相后便上床继续做那未完的美梦。那晚的皎洁月色,时至今日,我再未见过。
“如果我们平时忽略掉的一些东西,真正静心去想的时候,会完成一种内心的唤醒。”(语出于丹老师)那么是我那时的心境唤醒了明月,还是明月唤醒了那时的我呢?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月光皎洁似冷;日光明亮似热。一冷一热,一阴一阳,二者合而为道。何所谓道呢?道不可言,却在人心。所有的人类文明皆由人所创造,人所传承,道若不在人心,道无所在。而阴阳哲学则是我们得“道”的重要哲学,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象传》)古人认为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乃阴阳二气。其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协调共济,乃宇宙的生机活力之源泉。人皆知日为太阳,当知有太阳即有太阴,月为太阴之象。在《吕氏春秋·精通》中说:“月,群阴之本。”可见月的意象本身就是一个哲学命题。黑夜中的月亮正好与白昼的太阳形成了阴阳的平衡,阴阳调和使得世间的万物生生不息。
而在于我们世俗人类来看日月之别:光热之处,人心膨胀,所念甚多,所思甚实。又怎可比上,夜深人静,星光冷淡,孑然一身?其所思所念,必空空如也。然此空非彼空,空并非无所思无所念,而是所思非实所念非实。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人的人生体验、生命记忆,绝非个人经历的简单堆砌,而是在经历这些事情之前之后的个人思想、个人思考的反射。当人将目光放向月亮时,他的心必是静的。若心沉醉于尘世的浮华之中,他不见得会将月亮作为独立对象来审美,来观摩。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年少之时沉迷声色,雨声、月色皆为背景。毕竟是年少好儿郎,谁又不喜“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但我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圆满的,不谈美好,至少在我看来是圆满。不知甜,怎知苦?人生境遇的百种只有通通经历才能从中而出。换句话说,只有入世才能出世。还未入世,谈何出世?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出世。羁绊。人类毕竟是情感动物。而我们有时能够借助月亮帮助我们脱离尘世之外。何以言之?既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又因“秦时明月汉时关”。月亮既有着和人类经历相似的遭遇,又包含了人类的美好愿望——永远存在。月亮集我们所体验着的“变”与我们所希望的“不变”于一体。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中华民族这么多的人咏月,而不见人咏日。
然月的变与不变之间又蕴含着道家的另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易”。“易”有三层含义:简易、变易与不易。1.简易:即万事万物永远都是在阴阳的共存、对立、互依、互动、互生状态下不断往复循环发展的。2.变易:“易”为探究变化之道,易卦所讲的规律与原则也是经常变迁的,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标准,惟一的是适应变化。“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在这一层含意上,变是绝对的,变是必须的,变是必然的,变动才是宇宙的普遍现象和根本规像。3.不易。月虽盈亏不断,却又周而复始。变中有常,这是《易经》的辩证法。中国文化哲学,有特别追求寻找“恒久”的一面《易传》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终则有始”“无往不复”。然而这种不易并非单纯的重复。它相当于西方提出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思想。月的缺是否定圆,而月的圆又否定缺。在这样不断否定之中或许我们能得到真理或者参悟人心中的道。
佛说圆满的最好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不知为何我想起了缺德的萧伯纳老先生,为什么说他缺德呢?因为他讲出了一个事实:“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样一来人生不就只有悲剧了吗?我想,有过奋斗,人生自然灿烂。
在禅宗那里,月也是独特的。“月乃万世禅灯”。孤月如真理,光泽普照,喻佛法广大;圆月当空,喻佛性圆满;纯净的月光不染世俗、照亮人心,是对佛性之高洁最好的阐释。月在禅诗里也是智慧、佛性的象征。祖心禅师上堂开示时曾说:“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宝觉祖心禅师语录》)佛真法身如同“水中月”,“水中月”是虚幻空寂之境,这是审美的诗境,更是观佛性、证禅心的禅境。也指,禅者的心要保持空静澄明、自由无碍,才可达到水月相忘的最高的心灵境界。诗僧寒山也以月自比:“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钟。(《联句》)皎洁的月光映照出心性的自在无碍,月成了佛的化身。
在诗歌之中也有许多的“月”的意象。如欧阳修的“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生查子·元夕》)月亮与花灯依旧在,人事却几多变化。此般诗句,在中国诗歌里比比皆是,月的永恒总是为人所羡。“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中,月同样充当了一个永恒的角色。“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多少不可言说的情感,都包含在皎洁的月色中。
除以上之外,我还想讲一些自己关于视频中一些讲解的拙见。于丹老师讲大自然的教育,讲太阳的教育与月亮的教育。我认为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启发。我以我眼观万物,故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教育是一个含有主观性色彩的词语,而大自然本应如此,不因经我之眼、着我之色彩而变。且她所言之一阴一阳,一平常一进取。我尚不敢苟同。我认为仅因光明、热烈就将太阳归为社会人格,仅因阴晴圆缺就将月亮归为自然人格,未免太过于简单粗暴了。何不将此都看作万物的本性?何不用此来呼吁人们尊重、重视自己与他人本然的性格,抨击社会人格对人类自然人格的束缚?当人类社会产生时,人类社会的准则也随之产生,只有当人的理想精神与社会准则相符合时,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时,才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而当人的个体精神与社会大体价值相违背时,生命的虚无感、人的失落感就此产生。现代技术的发展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同时也将人的个体精神与社会大体价值的差别无限拉大。而现代资本的发展也将人的个体价值不断贬低。有人说,任何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是对人类本身的异化。从某些方面来讲,我们确实需要重视自己的个体精神。曾经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在这个年代,不得个抑郁症什么的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见朋友。”虽然是用来调侃现代人的压力大,但确实说出了一个现象。在中国每年抑郁症的人数都在增加,人群也趋向年轻。看心理医生这件事越来越常见。而抑郁症的产生不正是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大相径庭的体现吗?
以上,便是我观看于丹老师的讲座视频的所有感想。
[参考文献]
[1]于丹教授关于“月”意象的讲座视频。
[2]《“月”之诗韵禅境——论月意象的禅宗美学精神》朱露露江守义
[3]《月里乾坤——月亮里的中国哲学》鲍文会
[4]《寒山诗的佛理禅趣——以“月”意象为研究对象》史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