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谈《助推》

作者:吴雨晴
主要内容     

——我们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何为‘助推’?

不是强制手段,不用硬性规定。却能保证你同时收获“最大利益”和“自由选择权”。这股轻轻推动你做出最优选择的力量,就是“助推”。

颁布法令禁止食用垃圾食品不算“助推”,把鲜脆欲滴的新鲜水果以低廉的价格方便的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主动选择健康食物,才是“助推”。

理查德H泰勒,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金融与行为经济学教授,行为决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主管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锋经济学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泰勒,认为泰勒是首个提出将心理学纳入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学者,他当之无愧是该学科的开创者。

本书开篇三序,都同样提出了对传统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的质疑,甚至认为,经济学之所以不接地气、实践效果欠佳,就是出在了这个假设上:‘经济人’思维如同爱因斯坦般缜密,记忆力如计算机般强大,意志力如圣地甘地般坚韧。

“然而,我们平时里见到的平头百姓却不是这样......”作者如是说。

现实是,人们心理上有太多弱点,那我们如何想办法克服“弱点”完善自我?商业上如何利用这种“弱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呢?作者建议“助推”......英文“助推”一词的原意就是“用胳膊肘等身体部位轻推或者戳别人的肘部,以提醒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就是基于心理学的原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以一些小聪明、智慧的小办法,解决很多困扰已久的大问题。然后,作者就像美国政府幕僚的针对美国社保、投资、环保、信贷、择校、甚至器官捐赠等给予政府相关的改革建议,显然,这不接大多数中国读者的“地气”,作者心怀天下,但我们却看得云里雾里。

“这种认知方法以锚定法则、可得性法则和代表性法则为基础,会导致人们得出错误的认知。而且,人们对于由这种认知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过于乐观自信,既而引发大量错误的选择。正因为人类认知上的这种特征,需要设计一些方法来帮助人们纠正这些失误,引导他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从荐序我们不难看出,人类总是强烈的倾向于迁就现状或者既定现实。一个错误的假设是:几乎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或者说做出至少比别人更好的选择。我们认为,这一假设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实际上,我们认为,即便人们经过再三考虑,也不一定会。能够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