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曾说过:“丑就在美旁边,畸形倚靠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与善并存,光明与黑暗并生。”
丑陋独眼的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主教代理克罗德收养,做敲钟人,一本正经的克罗德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后加上受教会禁欲思想的控制,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先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美拉达,途中被孚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爱斯美拉达因而爱上了孚比斯。但孚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但没有死。因爱生恨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爱斯美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爱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爱斯美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西莫多抚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殉情。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富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惨命运扣人心弦。它把四百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相艺术的再现于读者眼前。让那些浓烈得化不去,深刻得褪不了的形象重现光明:有趾高气昂的红衣主教,独眼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美丽善良的爱丝美拉达,有学识渊博却邪恶的主教代理克洛德弗罗洛,有胆小怯懦的穷诗人刚果瓦,有荒淫无度、四处留情的花花公子孚比斯,有迷信炼金术的国王路易十一,还有一大批无聊庸俗的小市民、流浪汉和乞丐等等。这些人物勾勒出中世纪法国的轮廓:教会的腐败、贵族的萎靡、平民的虚伪。
个人感觉雨果的著作当中明显的侧重每个人物的鲜活形象特点和心理活动,描写都极其到位扣人心弦。即使是像主教代理这样不受欢迎的负面人物,在雨果的笔下也进行了最深刻的悉心的剖析,让我们也了解到有一种爱不仅仅是宗教信仰所束缚,更是人性当中最卑微最无助的祈求,弗罗洛披着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道貌岸然,内心却因冲突无法自拔,直至灵魂扭曲、充满了邪恶的毁灭欲,最终毁灭了爱斯梅拉达,也毁灭了自己。正所谓由爱生恨,爱到极致、爱到占有、爱到毁灭、极尽疯狂,我个人看来克洛德弗罗洛是个可怜至极的角色,但侧面也向我们控告着这个不公的世界,来自教会和世俗的重重压力。
接着来说爱丝美拉达,单纯、善良、活得无忧无虑,书中最美的笔墨都倾注在了爱斯梅拉达身上:她有一张天真清纯的脸孔;她的内心充满了同情和爱心。她可以为了保存格兰古瓦的生命而嫁给他,她给饥渴难堪却无人理睬的卡西莫多送水,她有菩萨一般无人能及的心肠,她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她是善与美的化身,是本书中善与美的结晶。让我想起书中的那句话:“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东西。”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在《巴黎圣母院》中,每个人物的特性都鲜明反映出那个悲哀的时代,人们渴望美好、追求遥不可及的幻想,这是一种爱与美、追求人性解放的诉求,希望灵魂的深华。可能人性的魅力就在于此,在于善、在于美、在于思考本身、在于一切新事物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