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艳后》是一部反应埃及女王为实现自己扩张势力的理想而奋斗的半生的西方电影。该电影长达四个半小时,将埃及女王扩张势力为实现自己报复的愿望以及她的敢爱敢恨刻画得淋漓尽致。
影片再现了古罗马时期,尼罗河皇后克莱奥帕特拉与两个情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在上部中,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为了政治目的,与罗马帝国的裘利斯·凯撒联姻,从而建立起横跨欧亚三洲的强大帝国。影片下部中,克莱奥帕特拉又与马克安东尼间发生了暴风雨般的爱情。
该电影分为上下两集,上集伴随着克里奥佩特拉实现她成为埃及女王并赢得罗马人民的爱戴,同时也讲述了她与凯撒大帝的爱情故事。她张扬骄傲、勇敢聪明,但同时又有女性的温柔强大。她并没有因为爱情失去自我,当凯撒烧毁埃及的大图书馆时,她并没有委曲求全。她不会为了爱情放弃理想,就像她自己说的,不会被爱情掌控,她要在这之上。所以就当他为凯撒生下一个儿子时,也并没有要求凯撒继续留在自己身边,而是选择让凯撒继续完成他们共同的理想,即使有不再相见的可能或很久不见面,这时候的她是伟大的。
该电影的另两个重要的人物——凯撒和安东尼,是完全不同的人。他们都骁勇善战,但凯撒的能力和英勇无人可以超越。在上部中,凯撒从不在任何人面前展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这也可见他的狂妄自大。当与克莱奥佩特拉分别时,面对克莱奥佩特拉对他多留几天的要求,告诉她还有很多地区的战事在等他,他是个以大局为重的人,是个成熟的人。下部的安东尼则不同,安东尼爱克莱奥佩特拉爱得更深,以至于在关键时刻总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片段,第一个是安东尼跟着克莱奥佩特拉来到埃及后开始不理战事和政事,只顾在家里吃喝玩乐,罗马的使者在门外要求安东尼出征时他也置之不理。从这里便可察觉安东尼于凯撒能力的差距之大,也为后面安东尼被屋大维打败的结局做了铺垫。第二个片段是在安东尼与屋大维的那场战役中,克莱奥佩特拉以为安东尼已死离开时,被安东尼发现,他竟不顾那些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的安危以及还在进行的战争,自己爬上小船去追随克莱奥佩特拉。或许他的行为是让人唾弃的,但也暗示人们安东尼这一生追求的不过是克莱奥佩特拉罢了。那些战役,都是因为埃及女王的理想他才去的,他背起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为完成女王的理想。虽然安东尼有很多缺点,容易被人控制,头脑简单,政治上没有凯撒和屋大维出色,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他纯粹的爱是值得赞扬的,他是值得敬佩的,就像电影《怦然心动》里说的,有的人光芒四射,有的人黯淡无光,还有些人是色彩斑斓的。虽然刚茫四射的凯撒更引人注目,但色彩斑斓的安东尼也叫我敬佩。凯撒的勇敢和对信念的坚守也叫人震撼,在最后去元老院谈判时,他明知会有死亡的结局在等他,依然不甘做一个胆小鬼,在所有关心他的人的阻挠下,最终还是去了元老院。
电影中两个帝王的死也发人深省,我突然能够理解为什么统治者想要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了。凯撒多年在外征战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回到国家后受人爱戴,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想要的是权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他到头来得到的是一个响亮却没有实际意义的头衔,所有的事情还要同元老院商量,这对他来说的确是不公平的。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无知和冷漠,受人尊敬的凯撒在死亡之后被火葬,熊熊大火燃烧之即人们竟开始往火堆里扔垃圾。埃及皇后说的没错,罗马人爱戴的只是胜利者(victor),两个帝王的死也都反映了他们为争夺权力自相残杀的事实,权力的争夺,也向人们反映了罗马从共和制走向帝制的过程。
该电影在1963年上映,是好莱坞电影史上投资最大同时也赔得最惨的一部古装巨制。很难相信如今传唱不绝的经典影片《埃及艳后》竟然是当年票房的毒药。这部电影里的人物生动饱满,也是埃及艳后和她两个情人的传奇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