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史蒂夫•乔布斯传》,我不禁被史蒂夫深深地吸引,也对作者客观的精神所打动。
本书作者是沃尔特•艾萨克森,是美国《时代周刊》的前主编,CNN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史蒂夫•乔布斯唯一授权写自己传记的人,他在写乔布斯的传记之前就与乔布斯相识,且关系甚好。乔布斯曾多次找沃尔特帮忙,这本传记也是乔布斯邀请他写的。
本书记录了乔布斯的一生,从婴儿时期直至死亡,让人不禁对他过山车一般的人生惊叹。乔布斯出生后被原生父母交给养父母,他的亲生母亲坚持要求孩子的养父母供他读大学,这才在领养文件上签了字。乔布斯自己曾说过,被遗弃这件事对他的打击非常大,跟乔布斯共事了很多年的格雷格•卡尔霍恩曾说,这件事使乔布斯深受其害,也造就了他独立的性格。他遵循着另外一套行为方式,这是因为他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与他的生长环境截然不同的世界。
史蒂夫•乔布斯的童年不只有心灵的创伤,伴随他的还有他超高的智商和他对权威的不屑。他小的时候很喜欢和父亲呆在一起,父亲对完美的追求深深地吸引着他,这也解释了史蒂夫在对待自己的产品时对完美的追求。他从不向权威屈服,幼年时期的乔布斯总是在教室里惹麻烦,他不喜欢教室里的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他曾说:“我遭遇的是自己从未遇到过的另一种形式的权威,而且我不喜欢它。他们几乎都要制服我了。差一点儿他们就把我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赶走了。”虽然那时史蒂夫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责骂他,史蒂夫的父亲坚定的告诉学校说如果提不起他的兴趣,那就是学校的错。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和赞扬。
史蒂夫的热枕和激情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并不是完美的,这也是这本书的突出所在。艾萨克森并没有仅仅突出史蒂夫突出的地方,而是以一个旁人的眼光尽量客观地讲述史蒂夫的一生,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好的还是坏的一面。史蒂夫年轻时曾与克里斯安•布伦南同居并有了孩子,但这并不是史蒂夫想要的,他曾要求布伦南打掉孩子,但布伦南拒绝了,后来她把史蒂夫告上了法庭,史蒂夫拒不承认那是自己的孩子,甚至想在法庭上证明布伦南是个荡妇。而史提夫后来则说自己是不可能跟她结婚的。当然,史蒂夫在后来也表示自己对当年的做法十分懊悔。这件事情也使史蒂夫成熟了许多。
史蒂夫的一生虽然光辉但也充满曲折,他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最最吸引人的应当是他的那份激情和对完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