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浅谈美国与中国男女差别问题的认识

作者:曾鸿莹
主要内容     

浅谈美国与中国男女差别问题的认识

初次阅读《乡土中国》、《论美国的民主》和《极简欧洲史》这类型关于历史的著作时,我真的很难坚持读下去,就以《论美国的民主》来说,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第二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作者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讲述了民主在美国对智力活动的影响、民主对美国人情感的影响、民主对我所说的民情的影响以及关于民主的思想和感情对政治社会的影响,该书的基本思想在于承认贵族制度衰落的必然性和平等与民主势不可当的发展趋势。它既是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综合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记述美国民主制度的专著。作者把民主作为一个对象来观察。没有掺杂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下卷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等方面。同时,与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类似问题做了对比。大量的人文历史介绍难免会有些枯燥。

在进行了第一次通篇阅读之后,我对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两本书中的一个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我选择的就是关于男女差别这一问题在两本书中的不同看法。在《乡土中国》中,开篇作者就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应该先集中注意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关于我所讨论的这一问题,这一章的标题是《男女有别》,这里我们又要提到前几章提到的“乡土社会”这一名词,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互相行为,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长时间形成的,这种关系让他们感觉是自然的。在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一起生活的人相互充分了解的就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也就是男女两性的差别,“男女有别”就是认定男女之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所谓的男女授受不亲就是男女之在行为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并不希望有心理上的融合,在古代也总是强调“男女有别”这一概念,女性更像是男性的附属品,女性不能干涉男性所做出的决定,而古代的法律也对女性有着更深的约束和惩罚力度,女性地位在家族中甚至是社会上都很低。男女有别的界限,是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向同性方面去发展,就如同“不愿同月生,但愿同日死”所指多少表示了感情方向走入同性关系的一层里的程度已经并不浅了。在固定了这一种“男女有别”的思维之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对除了跟自己切身相关生活有关的事之外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为了维持秩序,人们也就不再追求男女之间差别的缩小。

而在美国,这一问题跟中国就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民主已经消灭或者改变了社会上的各种不平等,而作者也认为使尊卑处于平等地位的社会运动,也在提高妇女的地位,并且必将逐渐使妇女和男人平等。美国人所认为的男女平等并不是那种强制男女平等的行为,而是让男女运用各自的不同特点各尽所能,也就是细分男女的职责。既要求两性共同进步,但又要求男女要走不同的道路,在这一点上美国和中国似乎有相同之处,在夫妻这一小团体中天然的首领就是丈夫,丈夫有决策的权利,在一些国家存在同一种行为在女性身上是犯罪,在男性身上就只是一个小小的过错,美国人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是妇女的贞节,最应该尊重的东西是妇女的自由,最应该严厉处罚的人是强行使妇女失去贞节和自由的人,虽然不认为男女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去做同一件事,但是男女各自的价值却是一样的。虽然妇女在社会上处于下层,但是美国人在智力活动和道德领域中竭力把女性地位提高到男性相同的水平,这也正是美国的民主最让人觉得倾佩的一点。

在阅读完这两本书之后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了正确的、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只有在道路正确的前提下,我们人民才能笔直的沿着正确道路走下去,但就我提出的这一问题来说,如今社会男女在社会上的差别较小,男女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平等的待遇,男女地位的差距缩小也更加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