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悲惨世界》读书报告

作者:孙越
主要内容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以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为背景,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

《悲惨世界》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巨著,100多万字。它共分五部: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赛特;第三部马吕斯;第四部布留墨街的恋歌与圣但尼斯街的史诗;第五部冉阿让。五部各有独立的故事,枝叶繁复,但又都以主人公冉阿让的活动为主线,结为一个整体。小说描写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三位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这一主题。

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有着鲜明的人文情感特色,他竭尽所能的用对比和批判的文学描述来展现当时社会统治阶级的黑暗与无情,用最细腻的心理描述手法来表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贫苦。贫穷的冉阿让为了能生存下去竭尽所能地付出努力,他因为偷一块面包救饥饿的侄子,被判重刑,后因逃狱未遂,在狱中呆了整整19年。坐牢过后的冉阿让对现实社会的无情有了更深的认识。雨果为人们描述了人性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坎坷的过程。“在精神之眼看来,没有什么地方比人心更加令人炫目,也更黑暗。它注视的任何东西,也没有人心那么可怕、复杂、神秘和广袤无边。比海洋更壮伟的景色,这就是天空;比天空更壮伟的景色,这就是人心。”人物的内心也经历着痛苦的挣扎,这样让人物的描写变得更加真实。如,沙威误以为逮捕到的一个囚犯是冉阿让。如果冉阿让保持沉默,这个无辜的人就会替他奔赴刑罚,从此他可以坦然过市长的风光生活。然而想到曾经被奴役时受的痛苦将要发生在一个无辜人身上,已经重生得救的冉阿让经历了内心灵与肉的挣扎。最后他选择站在法官面前坦白自己的身份。是什么让他在这争战中胜过了肉体?是上帝。他想起了在绝望中曾拯救过他的主,他更要全心全意跟随主。于是带着对主的信心,冉阿让抛下一切,踏上那条艰难的逃离之路。这一变化过程的描写正是小说的精髓。在小说中,有大量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从雨果对女性人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女性观,进而表达出对底层女性的同情和关怀。年轻时,芳汀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她渴望着爱情,在那个男尊女卑的19世纪法国,她希望能够用自己漂亮的容貌来换取男人的呵护和美好生活,结果她还是失去了贞洁,男人让她怀上了孩子,然后抛弃了她,悲惨的芳汀只能是靠自己来养活孩子,不得已,她卖掉了自己的头发,卖掉了漂亮的牙齿,甚至沦落成为了妓女,在最后,芳汀变成街上丑陋巫婆的样子,同年轻时漂亮的芳汀形成非常鲜明的反差,表达了雨果对当时社会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芳汀原本天真、善良,却被社会现实无情玷污,这种角色的塑造不仅加深了雨果对于人道主义思想的倡议,而且强化了作品所具有的社会引导意义。雨果说:“社会的黑暗是来源于法律制度的缺失,罪犯会重复犯罪,只有真正给予社会底层人民人道主义关怀,才能从根本上消灭黑暗无情的社会现象。”

小说中的另一角色沙威是冉.阿让后半生悲剧的制造者,他是“法律”与“正义”的追随者,在星空下发誓永不放弃追捕冉.阿让。小说中有一处细节值得仔细品味,沙威对他说:“如果你再走一步,我就杀了你。”然而冉阿让无动于衷,背着奄奄一息的马吕斯继续前行,这股牺牲自己成就别人的强大力量击垮了沙威。坚信一日为贼,终身为贼的沙威永远想不明白,面对自己的追捕,冉阿让始终以德报怨,并愿意牺牲自己,来拯救一个年轻人。他也从未想过,自己穷尽一生去追捕的逃犯,竟会救了他。他一生将法律视为至高,但最终出现比法律更高之物:爱和宽恕。其实沙威也许不能理解爱或者宽恕,他只是承受不了让一个小偷来施舍生命,承受不了自己的一生都被冉阿让控制。他选择了自杀逃避冉阿让的世界并临死前对改进勤务提出了几点建议——他也开始关心底层人民的痛苦了。

“世界悲惨无数,中间必有火苗长存,黑夜终将结束,太阳终将升起,在上帝的自由花园之中,我们将重获新生”。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