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辛德勒的名单》有感
一时之间竟觉无从下手,但对《辛德勒的名单》我真的会想我今生还会不会再看第二次,毋庸置疑这是一部永世经典的影片,但同时这也是一部太过于真实的电影,它对于二战时期人性的刻画深入骨髓。
全片的亮点毫无疑问就是辛德勒了。假如说辛德勒如同一般电影中的英雄依照自己的信仰而去救了许多的人,那或许我并不会这么的深受感触,我会感觉到他与我的距离感,但恰恰不是这样。辛德勒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喜欢抽烟、喝酒、玩弄感情,他贪财、贪利、谄媚自私,他甚至比一般人更加的不堪。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影片中他的一点点改变才会显得这么的难能可贵,才会这么触动人心,才会使我能够如感同身受,才能使这部影片成为经典。
全片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经典镜头,但让我深刻到完全无法忘怀的是三个镜头。
纳粹军官葛夫在慵懒的伸过舒展筋骨后回屋拿了一杆枪,瞄准了不远处劳动稍显迟钝的犹太人们,将他们一一枪毙,而这一切的目的只是想练习他的枪法,仅此而已。这是一个俊美的军官,同时也映衬出他的内心是多么的丑恶,若以人性的美恶来评判的话,他是一个魔鬼,一个虚伪自私的的人,他罔顾犹太人的性命,他把杀人当作了常态,毫无悲悯之心。同时他也是一个缩影,一个广大纳粹军官对犹太人行为的缩影,一个当时社会黑暗背景的缩影,我痛恨于这些纳粹军人残忍的同时也心疼于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
红衣小女孩,在整个以黑白为底色的影片中少有的彩色镜头。她正穿梭在刑场之中,她是在寻找自己的亲人吗?还是在躲避厮杀。她是这么的可爱,耀眼,单纯,美好。她似乎正象征着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可再次出现她在哪里?在一堆被处决的尸体里,她一身鲜红的衣服终究被沾满了泥土,她不再是鲜活的了。而这一切辛德勒都看在眼里,这个小女孩可以说是辛德勒的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如果说第一次看到是辛德勒人性复苏,开始动摇,开始纠结,开始转变的开始的话,那第二次小女孩的出现就是辛德勒人性的觉醒,他的幡然醒悟。他不再执着于金银财宝,荣华富贵,而是用这些来扩大工厂,来解救下更多的犹太人,并且他和会计斯登制定了辛德勒的名单,以此来保全这1100多名犹太人的性命。可以这么说,辛德勒是伟大的,是无私的,不管他从前的形象,但这是他在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他用注定会破产的工厂救了这些本该死的人,他值得被人们所尊敬。
所以,在电影的最后一幕,被他所救的犹太人已经发展成了6000多人的大家庭,每个人都在手中拿着一块石头,轻轻放在了辛德勒的墓碑之上,默默的为他祷告,为他祝福,为他留念。
其实,辛德勒是真的一个复杂的人,他拥有着一个人所有的劣根性,但同时,他又有着那个时期纳粹党所没有的人性,他有着人性的光辉。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的形象,不夸大,不做作,不虚伪。他是一个人,所以他不会是十全十美,他只能尽全力帮助解救更多的人,而不是所有的犹太人,他只能用尽他的每一丝力量,使他救下来的每个人都安全的活着。
《辛德勒的名单》虽然那么真实的描述了二战时期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但它却绝不会缺少了人性的美好,这是一部传世佳作。我想,在我再成熟点时,我还是会鼓起勇气,再次进入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