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札扎弄机杼

作者:陈可尔
主要内容     

摘要:机杼,此处专指织布机,是古代纺织业的重要工具。在历史的发展中,它在不断的完善,越来越精细。时至今日,工业时代的冲击导致织布机被淘汰,逐渐销声匿迹。最终从一个生活必需品成为了一种文化价值更为重要的物品。

关键词:成都博物馆织布机纺织业中国古代发展反思

在成都博物馆三楼的展厅里,有一个主题的展览区,让我一走进就有了一种仿佛回到它所展览的那个场景的感觉。是一个主题为纺织的展览区。也许是因为它放的背景音乐的呜呜箫声营造了那个意境;也许是因为它的大屏幕上放映的图片和高中历史课本上的图片的画风实在太像;也许是因为立在中间的那个庞大的机杼模型的精巧吸引了我的注意;也许是在我心中想象已久的,能织出那么完美的丝绸布匹的机器终于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能够仔仔细细地观察它这一愿望的达成让我兴奋。在这个展区里,我对于织布的好奇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种古老的织布机的外观很庞大,很精细。大概看来分为两层,上面一层和下面一层都立着很多块相隔近但相间距离相同的木板,上层木板比下层多一些,并将相对的地方一一用线串联起来,以便带动机器运转。而整个上层和下层也由两个木块灵活地固定连接。下层多出了一截木框,是用于坐在织布机边的人推动,从而带动机器运转的。整个机器的材质都由木材构成,木材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制作东西的材料。

在古代的中国普通百姓的家里,后期发展出的家庭手工业和家庭农业,人人所向往的男耕女织的生活中,手工织品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家庭收入的重要部分。所以家家户户有织布机也是必然事件,这样大范围的适用更是促进了织布机的改进和完善。织布机从最开始的简易到后来的繁复,各部分零件变小导致的整体变小。而在这样的生活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子在外劳作,妻子在家织布,一派悠闲,莫过于中国古代的乡间最美一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的改变,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被改变,织机也逐渐消失,但因为它曾经在中国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带来的一系列的深远影响,它最后被保留在博物馆内。所以,进入博物馆的织布机的意义不再只是单纯的手工工具,而代表着整个家庭手工业。

通过博物馆,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织布机,了解到古代一个家庭中,女子所扮演的角色,她通过织布机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以及从这所延伸出的女子的重要性。人们也可以通过发展到现在的织布机,对比各个朝代的,了解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它又是怎样不断改进的,这样改进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改进有什么好处,比起原来有什么优势。这样能更深刻,更直观的体会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我们常常对外来事物好奇,所以对外来物更容易产生兴趣,但我们已经渐渐忘记了我们本来所拥有的东西。也许是因为我们对它们熟悉,所以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好奇;也许是过去的历史太沉重,让我们对待它们时总是排斥大于客观;也许因为它们的改变是细小而缓慢的,不像工业革命那样轰轰烈烈,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但真的只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吗?经济社会太浮华,速度太快,人们已经觉得抓住现在很不容易,哪里还有回顾过去的时候呢?就算有这种念头,实际行动也容易只浮在表面,声势浩大也少有人能真正的沉下去,有耐心地慢慢钻研。

也许这是展览这些由熟悉到渐渐陌生的事物的意义之一。博物馆安静的环境能让人心静,能给忙碌的人们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深度思考。对于过去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而不只是用书上看到的、人们所广泛认同的东西来构建自己对于过去的认知。也可以不用头疼那些有大有空的理论,通过一些平常的东西,自己思考,结合自己的已知,探索自己的未知,通过资料或证实或推翻或完善自己的猜测,形成自己的想法,就能达到比死读理论更大的高度,从而锻炼我们的思维,看待事物有更深更多角度的理解。这也是对我而言,去博物馆最大的意义。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