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
进入大一的下学期后,我们迎来了我们的素质文化必修课——外国文化概论。在课堂上,新鲜的故事和老师清晰的讲解总能带领我们走入西方那个神秘绮丽的世界。
除了上课以外,我们也迎来了我们的外国文化概论的自我学习内容,也就是翻转课堂。虽说离检验成果的日子还很远,但是当时的我们在热情的刺激下,在组好队并选好我们组的课题——哥特式艺术与基督教文化后,我们便开始了七手八脚的找资料。在找资料之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分工:我们们将所要讲的分成三部分,首先是基督教,其次是哥特式建筑,最后是基督教与哥特式建筑的关联。而我负责的部分是最后一个部分,基督教与哥特式建筑的关系。
来到图书馆后,首先去找的资料是关于基督教的。幸好,图书馆所藏的关于基督教的书籍比较多。于是我们便每人各借阅了基本不同的关于基督教的书籍。到了借关于哥特式建筑的书籍就十分让人头疼了,图书馆的书并没有一本专门研究哥特式的书籍。于是我们只好转战西方美术史或西方建筑史一类的书籍和知网上的论文。
经过一系列的查找我们终于借好了自己需要的资料,也查好了自己需要的资料了,便兴高采烈地回寝室了。
回寝室后我们没有立即开始看资料,而是直接将书放在了书桌上,而这一放直到老师提醒就是两个月左右,我们直到才重新翻开它们。
那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询问我们所有组的翻转课堂准备情况,结果我们的回答让老师大失所望。我们作为第三组要展示的组,在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时间的紧迫。幸好那个周末正好连上五一假期,我们有三天的时间来找资料并整理好。
五一假期到了,由于需要完成这个课题,我们都没有回家。我们于是便开始整理资料,并且构思框架。但是又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计划仍然没有完成。
到了要检验成果的前四天左右,我们才真正有时间来进一步完成我们的课题。当时我们都感觉到了时间其实是相当紧迫的。于是我们便顾不上吃饭,当然那个周末也没有幸免于难。周末的时候,我们仍然没有休息,继续整理资料,做成PPT。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路不断地变化,从刚开始的仅从基督教和哥特式建筑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到详细地从纵向和横向来分析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的典型案例,以及哥特式建筑与罗马式建筑的对比。由于思路的变化,我们的资料也开始不够用,于是我们再次来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查找相关论文。
找好资料后我们继续之前的工作,做整理和做PPT。PPT做好之后,我们的工作仍然没有结束。我们还要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分析和查明。
这一天下来已是凌晨一点过,但是仍然感觉到不足。于是第二天早上便早早的起来,反复播放PPT找到其中的漏洞。
在写下这篇学习感悟之前,我仍旧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希望明天的课堂展示能有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通过这次的自主学习,我真正地感觉到时间的重要性。如果当时借好书查好资料后我们能够及时着手准备,就不会那么匆忙,我们的准备也会更加充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让我感受最深。那就是在研究一个课题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要足够灵活,不能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