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神医,医治百病,这样的话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人。看无数个小水滴拼凑成的棉花糖(云),海洋生物在浪墙里的翻滚,液态的文字或气态的诗或石化的歌声是大自然表达自己的方式。一天清晨,周妮妮和我分享了一个观点,她说身体变成字,“你的思想就像你的样子”,同理呀,大自然的思想就像她的样子。有个北方朋友因为他常坐在海边思考,甚至是天冷地冻的腊月,我叫他大海之子,他和大海有默契,大海可以吸光他的悲喜。几年前夏天,大海退大潮,他领着我往海里走了一公里,我们把一串脚印印在海底,涨潮后我们走过的地方回归成海洋。他还和我讲,小时候他和姥爷去放烟花不小心把后山点燃了,一片火光,他和姥爷铁青着脸走回家;第二天报纸登了“山林起火责任谁负”这则新闻。很庆幸当我们成年后,交流方式仍是趋于透明无杂的,“我想你了,就是想你了,”她提着一袋粉敲开门说“我们玩水泥吧”,我们趴在地上弄了整晚,心里弹着乌克丽丽;她说“来我家吃我妈妈做的火锅泥鳅吧”,她说“今晚和我睡一个被窝吧”;他一把拉住我说“跳舞吧”接着从后备箱拿出人偶充气服装;她看着我感叹一句“我无法想象你穿不是棉质的东西”,还给我缝了一个姜黄色的手工背包;她还说我的手指像糯米。女孩有时会一头栽进伤心事里久不振作,那一定是文言文读少啦!(笑)女孩的情绪是很影响治国的!不要太雌了。让自己也趋于透明吧,像水那样。宠辱不惊,清澈在心,去留无意,不仅是道家的精髓,也是谦卑之心的精髓所在。时常发现不同的宗教信仰里对净、敬、静、善的推崇都很相似,《奇异博士》原著里古一是个藏人,事发地点是喜马拉雅山。无论我们的信仰各是什么,无论我们吃荤吃素,忘掉一切我们自以为明白的东西,无为而无不为,才好。我们为什么一次次谈论宗教或宇宙?因为,即使它们可以被人类蜻蜓点水地企及,但人类永远无法凌驾。它们是永恒存在的庞然威慑,毕竟有时人类需要被唬才能丢下狂妄和自我。勇敢地涉及所知甚少的领域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提醒罢。我们坐在地毯上聊天途中戴着鸭舌帽的老Oddsson走过来说要拍张照,他说这里所有沙发都是他的收藏品,人们喜欢坐,但是见我们坐在地上他觉得有意思。那晚我看一会儿海然后做一会儿火山灰试管,弄得地毯上裤子上到处都是;阿诗在我对面写明信片,头也不抬。五天后她给了我一张她写的。“你不寄给我?”我问。浪漫的是,我把那张明信片弄丢了。在戴高乐机场。事出有因。但没敢告诉她掉了,我还没读完。像吃到美味的可颂但没有一口吃完,小心放进包里,再拿出来发现,潮了。接下来我又呈苦瓜脸、嘟着嘴、坚强地活着。没读的那半段,可能是还没到来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