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具行业在产量和质量上均有了很大提升,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家具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本文介绍了我国家具行业发展的现状,以此对我国家具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家具行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家具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分析;发展前景
一、前言
中国的家具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处在巅峰时期的明清家具,一直以它特有的人文情怀和经典的造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伴随着过门的打开,中国家具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家具业的发展步伐与全国经济形势一致,也出现了从高速发展向中低速发展转变。中国的家具企业在五万家以上,从业人员已经超过了500万,中国的家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家具生产国之一,生产的家具从各类民用家具、办公家具、厨房家具到公共家具一应俱全。
本文在阅读了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了家具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家具业的现状,针对我国现阶段家具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对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对策。
二、中国家具行业相关理论概述
(一)家具的概念
具体而言,家具是人类衣食往行活动中供人们坐、卧、作业或供物品贮存和展示的一类器具。当然人类的衣食住行活动还应包括为生存而展开的室内生产作业和社会交往活动。抽象而言,家具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繁衍必不可缺或的一类器具与设备。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化与转变促进了家具功能和形态的变化,而家具的存在形态又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便是广义的家具概念。
(二)家具存在的哲学意义
家具,无一例外都是存在主义家具。它是人的存在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没有家具的人的存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至少是严重的残缺。家具是人类告别动物的生存习性和生存状态的必须手段和条件。正是因为家具的创造和使用才使人与动物拉开了距离才使人拥有了人的体面与尊严。在当今社会很难想象没有家具的衣食住行为将使人处于怎样一种尴尬与狼狈的状态正是基于家具存在的基本意义。所以说家具诠释了“人类文化地生存,动物本能地生存”这一至理名言。
(三)家具的功能意义
家具与建筑同宗同源,家具与建筑室内共同构建人类的生存空间,家具依附于建筑,家具功能是建筑功能的延伸,但与建筑功能对应,它又有其独特的功能意义。如果说建筑的原始功能是御寒暑、避风雨和防止野兽侵袭,那么家具的原始功能则是坐、卧和储存。如果说建筑的最佳功能是身心两安,那么家具的最佳功能是舒适、高效和美观。家具帮助人们实现衣食住行活动中坐、卧、休闲和作业的基本功能,同时实现物品的收纳和展示等基本功能。人类正是通过家具来消化和享用建筑室内空间,家具成为了人类消化和享用空间的必要条件和手段。
(四)家具的文化意义
家具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产品,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和工艺水平。现代家具更是体现了当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现代家具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现代家具制作工艺和设备的创新,是现代家具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现代家具的重要文化内涵。家具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人类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寓于家具中独特、儒雅的人文精神,不仅反映出中国古时木匠和文人的思想追求,更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1]。
家具造型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现了伦理观念和道德风尚。在中国的传统家具中。使用普遍的八仙桌的尊、卑、长、幼座序,大师椅的正襟危坐等。都从不同方面“规范了人们的举止礼仪。甚至也成了特定政治秩序和经济实力的物化表征”现代绿色家具中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则对新世纪的家具伦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中国家具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由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转变
中国家具行业在改革开放后30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的奇迹[1-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家具行业的发展步伐与全国经济形势一致,也将从高速发展向中低速发展转变。目前,中国家具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已经得到快速提升,一些知名企业已经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4]。家具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继续进行,在经济发展的转变时期,需要经过供给侧改革,获取新的发展动力,家具企业调整发展策略需要调整,一些企业的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但是也有些企业被淘汰掉。今年我国家具出口出现转机,在当前国内经济下降压力较大,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壁垒频出的情况下,我国家具出口保持增长是全行业努力的结果[8-10]。
(二)家具行业整体水平提高,但发展不平衡
目前,中国家具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已经得到快速提升,一些知名企业已经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家具行业增长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全行业进入了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增长的时代[1-2]。
家居卖场发展速度加快,现在有的连锁卖场还在开店,各地招商引资建设卖场也很多,造成家具卖场数量和营业面积快速增长[1-2]。
但不可否认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家具行业发展并不平衡,多数小微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实现品牌化管理,集中度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劳动生产率不高,盈利能力不强,以往采取价格竞争、仿冒抄袭等已经没有施展余地。近两年来,已经出现一些中小家具企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被迫倒闭的现象已经出现。
同时一些定制化家具发展迅速,这些定制家具企业吸引了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设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制造业充分结合[6]。
(三)人才需求攀升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质量与外观的要求日益多样化、高档化、个性化。家具已不再是简单的生活用品,艺术性、装饰性和观赏性在家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家具企业势必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提高自身品牌的竞争力,企业对原创产品的渴求使得家具设计、研发类职位的需求大幅攀升。近几年,广东家具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出口形势更是令人欢欣鼓舞,但专业人才的缺乏与人才需求的矛盾突出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抢占品牌制胜高地已成为珠三角家具企业老板们不断思索的战略问题。
(四)创新动力弱社会需求低
对于大量中小规模的家具企业来说原创设计固然不错。但是一旦投入巨大成本进行产品研发和设计却不能获得相应的商业价值对企业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因此重制造轻设计的风气经久不散。而且由于设计在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知识产权,许多企业也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认为与其高薪聘请设计师而承担较大的成本风险还不如到国内外家具卖场
复制来得经济快捷。所以前些年中国家具行业几乎没有什么原创设计产品多拷贝香港和欧美或按照老板的意图左抄右改,驻厂设计充其量只是绘图员。在这样的土壤中,即使是有创新欲望和才能的设计师,他们也缺少发展的空间只能被束缚、被埋没。干不了多久就会改行。现在的情况稍有好转,但颓势仍未根本扭转。
四、中国家具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家具专业人才不足
本土家具设计师的培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家具业发展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宝藏供我们吸取。但是具备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的家具设计人才却数量有限,素质更是参差不齐。
(二)家具生产技术落后
中国家具产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四川省。这些地区主要以自然聚集的方式形成家具产业链,这些中小型企业设计研发成本意识普遍薄弱,产品开发前不注重前期市场调研、目标消费群的锁定、产品的定位等设计管理决策的制定。企业大多生产经营粗放、产业聚集程度低、产业链上下游链接不紧密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成本。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导致现阶段整个行业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三)家具售后不配套
家具体积相对较大,市场价值较高,消费者一般不会轻易丢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置自己的旧家具成为一些打算对家具更新换代的家庭的一大难题。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将会延缓他们的家具更新计划,影响家具消费增长。
(四)家具企业管理模式不健全
由于缺少企业文化作支撑,中国的家具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设计决策指导思想不明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无从谈起。
五.中国家具行业市场展望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家具产业生产加工中心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逐步转移,我国家具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国家政策给家具企业提供商机
从2006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出口国,多年来始终保持出口第一的位置[8-10]。家具产业与房地产产业息息相关,因为现行的国家政策正在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房产上游的“水量”骤降,家具行业也随之受到影响。
(二)经营模式的转变
随着“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深入,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的家具软装配饰已经以一个行业的姿态站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前沿。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越来越富裕的国人对家居生活品质的追求正爆发出日益增强的兴趣与需求。
家具行业内一个又一个平台的建立,为家饰企业的发展探寻出了整体家居及家居一体化的新模式,创新了专业的家具卖场理念,为其改变传统单一的家具经营模式奠定了基础,使其在既不增加租金、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增加家居饰品销售,这样既营造了家具产品氛围,又能提升家具产品价值,让传统单一的家具经营模式转型为家具、家饰一体化的经销模式。家居环保概念深化:在家居业中,家具是对资源依赖较重的行业之一。家具业的资源节约对整个家居产业发展节约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家具及居家用品开始采用可再生材料,多种多样的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运用在家具行业中。循环再利用已成为环保家具设计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概念,其关注的着眼点在于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结构细分
目前中国家具行业分为木质家具、金属家具、塑料家具、竹藤家具和其他五大类。在家具生产分类中分为木质家具、金属家具、软体家具。在2010年国内销售产值结构上,木制家具占58%,金属家具占24%,其他类型家具的销售比重在上升。中国家具行业经历了30多年的成长,逐步走向成熟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比如家居设计人才严重缺乏、生产方式粗放化、企业文化缺失等等,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家具行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家具品种的细分、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家具市场必然会细分中高低档市场逐渐分化,专业化市场逐渐形成。同时传统的国内家具营销模式是利用独立店、连锁店、大型超市等渠道进行销售。而依托电子商务、家具行业获得新的有效营销模式也在很大的限度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六、总结
我国的家具行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消费品领域的大行业,全口径统计,产值达到1.3万亿,已经成为家具生产大国,家具出口大国,家具消费大国,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得到了世界家具行业的广泛关注[1-3,6-7]。
过去,中国现代家具行业的高速发展是由消费市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人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滋养了我国现代家具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12]。
中国的家具企业已经开始面向市场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中国家具企业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会在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中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的家具企业也必将实现家具生产大国向强国的跨越。
参考文献
[1]朱长岭.中国家具行业可持续性发展探讨与展望[J].家具,2013,34(1):1-4.
[2]吴智慧.中国家具家具产业的形状与发展趋势[J].家具,2013,34(5):1-4,15.
[3]朱长岭.中国家具业前景展望[J].家具,2011(1):15-17.
[4]朱长岭.为实现家具强国而努力[J].中国家具协会通讯,2012(5):10-13.
[5]朱长岭.搞好家具标准化工作——为保证家具行业健康发展[J].中国家具协会通讯,2012(4):10-11.
[6]吴智慧.中国板式家具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10):30-31
[7]吴智慧.徐伟,牛广霞.我国家具与室内装饰行业的现状与科技需求[J].木材工业,2009(2):23-26.
[8]常方圆,吴智慧,朱长岭,等.中国家具出口目标市场及其产品分析[J].家具,2014,35(4):1-6,10.
[9]崔蒙蒙,吴智慧,朱长岭.世界主要国家家具生产与进口情况分析[J].家具,2014,35(2):1-6.
[10]陆薇.当前我国家具出口面临的困难与机遇[J].家具,2010(4):116-118.
[11]杨志明.家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03-01(004).
[12]姜艳.浅论家具行业和家具标准化供给侧改革[A].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中国标准化协会:,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