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号19点,文学与传媒学院“文心讲坛”系列讲座之“沟通时我们所忽略的语言秘密”在忠孝大楼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肖捷飞老师担任讲座主讲人,几十名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开始肖捷飞老师提出了四个问题:你会说话吗?为什么都是同学,他一说话大家都积极响应,我一说话大家都冷场了呢?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人嘴里讲出来,有的让人如沐春风,有的让人痛不欲生,怎么就会千差万别呢?为什么意思完全相同的话,语序发生了变化,给人的印象却截然不同呢?本次讲座肖捷飞老师围绕着这四个问题展开并和同学们展开讨论。肖捷飞老师指出,语言沟通是门技术,更是艺术。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不得体的话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捷飞老师提出我们的语音语调体现了我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我们在说话时,会常常忽略语调和语气的变化,而语调正好是我们说话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时我们想要让自己的话题使别人感兴趣便会提高自己的语调,有时,为了表达效果又会故意降低语调。此外,肖老师还指出说话的节奏和态势语也是影响语言表达的重要因素。肖老师说我们的眉毛和眼睛就恰好表达了我们的表情态势,心情愉快时眉毛上扬,心情郁闷时眉毛是挤成一团的,而且我们说话要简洁有力,不能拖泥带水、枯燥乏味。
肖捷飞老师最后做了一关于“尊重”的小结,并放了一个短视频,通过孙楠在决赛中退赛的事件来讲解态势语言以及学会尊重,现场观众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手势都是一个态势语言。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说话做事都要把握“度”,这个“度”就是尊重。孙楠退赛虽然让人不能理解但汪涵依旧尊重他的决定,这正好体现了肖捷飞老师所说的“度”。
讲座最后肖捷飞老师建议同学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提升共情能力,还需要遵循“和而不同”以及留意语言秘密,做一个沟通达人。
讲座于晚上九点左右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本学期“文心讲坛”系列讲座也至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