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与外国文学作品有隔阂,原因之一是外国人的名字实在是让人头疼,其次是因为作品被汉译后总觉得奇怪甚至连句子都读不通顺,最重要的缺乏体悟文学作品内涵的天性,找不到其精髓所在。而在老师以及学习氛围的影响下又不得不去接触外国文学作品,读到东野圭吾的作品才终于激起了心里的阅读欲望。依旧记混人名,但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时而紧扣时而突兀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
摘要:东野圭吾作为日本推理小说天王,凭借过人的逻辑思维及想象力,创作了近百本让人恋恋不忘的作品,1985年以作品《放学后》出道,因作品《白夜行》及《嫌疑人x的献身》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每个事件吸引人的不只是惊心动魄的情节,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人物形象。本文以《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圣女的救济》、为例,分析东野圭吾笔下不同的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东野圭吾;人物形象;推理小说;女性地位
本论:我读的东野圭吾的第一部作品是《嫌疑人x的献身》,是在苏有朋导演作品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中国版的成都见面会之后。临场听了苏有朋导演从筹划到后来获得东野圭吾先生许可,再到后来电影制成的一系列故事,才激起了我的兴趣。《嫌疑人x的献身》讲述的是数学天才石神,暗恋邻居靖子,为了见她每天都去她工作的便利店买午餐,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一天夜里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惊动了石神,石神提出由他处理后事。他设置了一个匪夷所思,让警方无法着手的情景,掩盖了整个案情。毋庸置疑这部作品让人印象最深的一定是石神,首先当然是他过人的智商。作为一名鼎鼎有名的数学教授,严密的逻辑思维,谨慎的行事作风,统统让人折服。即使看来冷漠孤僻,也成为爱情的奴隶,为了见心爱的女子,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固定,每日定时定点就餐。这份来自数学教授细腻的心思,看了让人既眼红又心疼。但他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样为了爱情,选择与法律抗衡,从社会观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最后纵观整个事件,石神依旧像是在解题,如何才能让自己心爱的女人逃掉法律的制裁。其次是靖子,作为东野圭吾笔下一个典型的女性犯罪形象。杀掉前夫本身也无意之举,柔弱的靖子加上女儿也无法摆脱前夫的无赖,杀死他是唯一的出路。在道德上让人同情,在法律上永远都说不过去。东野圭吾先生以靖子这一个女性形象揭露了日本所存在的女性家庭地位卑微,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社会现象。
说到《解忧杂货店》,就感觉心里暖暖的。在现实社会的强大压力下,处于每个年龄段、每个阶层的人,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的《解忧杂货店》。就像书里写到的,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月兔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松冈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这部作品中想谈谈浪矢爷爷,东野圭吾笔下少见的温暖人物形象。浪矢爷爷一生帮助了很多人,解开了很多人的心结,他总是很认真的回答收到的每一个问题,不管别人是否认真。
“我不但要写回信,而且要好好思考再写。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
“像我这样的糟老头子,怎么可能有左右别人的力量?如果说我的回答起了作用,是因为他们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
······
他说过很多这样的话,谦逊又温馨,如他人一般。
接下来谈谈《圣女的救济》,我认为是我读过的最精彩的侦探小说,讲述了真柴义孝在与深爱他的真柴绫音结婚时,立下了一个"一年之内绫音不怀孕就离婚"的协议,绫音本身不能生育,希望用这段时间来挽回丈夫的心,但是丈夫却不为所动,还在这段时间和绫音的弟子偷情,真柴绫音为了挽回丈夫的爱而实施犯罪。这部作品与《嫌疑人x的献身》有偌大的相似性,绫音就像靖子,甚至比靖子更惨,被贬低为生子的工具。在日本这个传统文化惯性极大的国家,女性摆脱不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公正。尽管现代女性逐渐坚强,渴望获得平等的地位,可是想真正摆脱这种偏见却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东野圭吾先生可以说是深刻地认识到那种无谓的歧视给女性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在作品中多次用真实的事件唤起女性地位的重生。绫音作为一位有名的拼布制作师,看似温柔贤惠,却在作案手法设计上下足了功夫,甚至将丈夫毒死后,将失去丈夫的寡妇的悲伤演绎得相当到位。绫音的多面人性实在让人难以定论,凄惨、凶狠、悲哀、狡诈······好的坏的通通都能与她扯上关系。协议结婚的一年间,一心想着用自己的爱挽回丈夫,一直让丈夫远离早已被她投毒的净水器。一年后丈夫却坚持要离婚,促使绝望的绫音放弃了对丈夫的“救赎”,将丈夫独自留在家中,导致毫不知情的丈夫用了净水器中的水冲咖啡中毒而死。最终看来,不过是绫音在结婚之时就给丈夫判了一个缓期一年执行的死刑。绫音花了一年的时间救赎自己的丈夫,试想这一年的的她,将丈夫和客人统统拒之厨房门外,听来看来都会觉得总有纰漏,绫音做到了。绫音超人的耐力让我惊叹不已。回过头来看,最后的杀人犯绫音一年来一直做的事是如何避免丈夫死亡,怎么看都与杀人犯的称呼相背离。在案件真相大白后恐怕读者看到的也不是一个凶神恶煞的杀人犯,而是一个被男尊女卑所充斥的社会的悲剧。
结语:东野圭吾笔下还有很多不一样的人物形象。他们在东野先生的笔下都个性鲜明,但都不只是一个仅仅存在于字里行间的故事人物,他们都深深地扎根于社会。在人物形象之后更多地印照着整个社会背景。东野圭吾先生作为日本社会在性别上占社会地位优势的一方,却更多地关注着弱者,自己的力量可能并不足以扭转整个局面。但将这种观念渗透于字里行间,也不是单纯地表现在字面上,而是让读者通过阅读,用自己的心境去透过人物看社会,发现社会问题,感染更多人。
[1]刘丹.东野圭吾小说《解忧杂货店》的叙事特色[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09):131-135.
[2]黄文瑛.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中犯罪女性形象的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6,35(02):31-35.
[3]韩路.爱的救赎——评电影《圣女的救济》[J].民心,2016(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