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文学评论 —— <青衣>

作者:陈若涵
主要内容

【摘要】《青衣》是毕飞宇创作的中篇小说之一,是他创作道路上最具转折意义的作品。《青衣》的大部分魅力是来自于女主人公筱燕秋,确实,就是因为筱燕秋在《奔月》中唱活了嫦娥引出的后来一系列的故事。《青衣》表现了现代女性的困兽之斗,讲述的是发生在筱燕秋身上的艺术悲剧,但是又恰恰体现出整个社会的艺术文化悲剧。

【关键词】《青衣》、毕飞宇、筱燕秋、艺术悲剧、人物形象、哲理性、艺术手法

【正文】

在《青衣》发表的当年,就在文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曾获2000年最佳中篇小说奖。

毕飞宇是十分擅长写女性的,《青衣》十分细致的刻画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书中刻画了同一个女人的三种人物形象,即月亮上孤独寂寞的嫦娥、舞台上光彩照人的青衣和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筱燕秋,它们却预示着女性相似的命运,这种意象与人物融合在一起演绎出一曲女性生存的悲歌。掌握时代权力话语的"伟人"般的男性对女性有生杀予夺的影响力,而"药"和"黑色窟窿"的意象则隐喻着女性无从救赎的悲剧宿命。[1]《青衣》中,1958年,在献礼共和国十周岁生日的《奔月》公演前夕,一位将军看了内部演出,愤然表示,“江山如此多娇,我们的女青年为什么要往月球上跑”。[4]在那个有着浓烈的政治色彩的时代,将军是理所当然的时代“伟人”,它以不容置辩的姿态宣布了《奔月》演出的夭折。

《青衣》的创作灵感来自《扬子晚报》的一则报道。1998年的12月,一位身染沉疴的艺术家在北京演出时,救护车就停在大门外,《扬子晚报》用“德艺双馨”来形容这位艺术家。可是毕飞宇却看出了别的东西,他从中看到了一个女人丰富的内心。毕飞宇决定要写《青衣》时,就找了个70多岁的青衣老演员了解情况,但是老青衣讲自己的事迹时毕飞宇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感触,反而有些不耐烦,于是老青衣发怒了。但是怒中的老青衣的一个动作让他茅塞顿开。毕飞宇把小说中的人情世故视作“文学的拐杖”,他说“我们过去总是强调小说的思想性,而忽略了人情世故,这对小说而言是一种损害。我们过去的小说不是写得太小了,而是写得太大了。”[2]的确,毕飞宇的小说创作也多写一些小的背景,来反映一些大的背景,《青衣》也是这样。

毕飞宇曾说到,“《青衣》只关注两个人:男人和女人;《青衣》只关注两件事:幸福和不幸。”[3]但是毕飞宇并不喜欢筱燕秋这个女人,不过他必须面对这个女人。筱燕秋本身的情感也十分复杂,身为天生的青衣的她,成名后,不愿把上台机会给前辈李雪芬,甚至在激烈争吵中烫伤了李雪芬的脸,因此被调走教书。离开了20年,她也始终坚定的相信自己就是嫦娥,培养了学生春来,后来有复出的机会,面对肥胖和衰老也绝不放弃,为了一直站在舞台上不惜减肥堕胎。即使熬不过岁月的折磨,禁不住剧烈的动作,眼睁睁看到自己的学生顶替自己站在了舞台上,内心充满羡慕、嫉妒、悔恨、无奈,百感交集,却仍在十字街头进行了最后一唱。其实,筱燕秋心中的疼痛状况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所以每每读《青衣》就忍不住对筱燕秋产生同情,我想毕飞宇也是同情她的吧,毕飞宇的作品往往都带有一定的悲剧意识。

毕飞宇的《青衣》艺术表现力很强,情节之间都是很自然的就连接了起来,刻画的人物形象也十分饱满。筱燕秋的形象恰好和嫦娥对接了起来,嫦娥也是那种感情复杂的美人。有一句诗写到“嫦娥因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因禁不住诱惑,偷了灵药,成为了仙子,可是却也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她一个人在广寒宫中孤单寂寞,日日以泪洗面,悔恨终生。而筱燕秋也是亲手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自己最美的20年,却没能在舞台上度过,也伤害了李雪芬,想要挽回时,为时已晚,何尝不是像嫦娥一样悔恨不已呢?尽管后来她获得了复出的机会,可是自己已经胖了,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可是她还苦苦挣扎,真的是非常让人心疼。

毕飞宇在写《青衣》时也用了很多哲理性的话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书中,在乔炳璋等《奔月》复出的启动资金时,曾这样写道“等钱的日子里炳璋发现,钱不只是数量,还是时光的长度。这年头钱这东西越来越古怪了。”[4]毕飞宇写钱越来越古怪,实际上是人心越来越古怪了,这是现代社会下,追求金钱的欲望的缩影。且后来还有与之照应的一句话,“没钱的时候想钱,钱来了却不知道怎么花,钱这东西不只是时光的长度,还有历史的脸色,钱这东西实在是太古怪了。”[4],引人深思。

还有一段精彩的话语,写出了青衣的本色,甚至是女人的本质。因为青衣是接近虚无的女人的,“哪怕你是一个七尺须眉,只要你投了青衣的胎,你的骨头就再也不是泥捏的,只能是水做的,飘到任何一个码头你都是一朵雨做的云。”[4]这段话其实也是筱燕秋所说的,而且也只能从她的口中说出来。这里就涉及到《青衣》的一个艺术手法,叫做视角转移。简单来说,就是以主人公的视角来表达作者的叙述观点,达到了聚焦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效果。

筱燕秋演嫦娥一波三折,其实也很大部分上是因为两个男人,一个是将军,一个是烟厂老板,一个有权,一个有钱。而筱燕秋只是在命运的捉弄下不断地挣扎着罢了,就凭着她对戏曲的一腔热血,就凭着她是天生的青衣。这就是中国女性特有的韧性,这种韧性使她们在为某个目标或某件事情而不断努力着,不断付出的时候,尽管已是美人迟暮,尽管已是无力回天,她们也仍然会尽自己所能去反抗,去争取,她们内心的不甘实在让人心碎。

【参考文献】[1]丁燕燕、析毕飞宇《青衣》女性生存困境与救赎

[2]上海青年报、毕飞宇:《青衣》是想出来的

[3]陶澜、访谈<青衣>创作者毕飞宇:我们心中依然有痛

[4]毕飞宇、《青衣》、重庆出版社、2012年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