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游成博记 ——来自阿富汗的文明回响

作者:汪雅珂
主要内容

在某月某日的晴天,我与友人来到了成博,只为了一睹阿富汗的黄金文明。不出意外,成博门口排起了一列列长队,我和友人被太阳晒得有些许烦躁,但想着能看到这百年一遇的黄金展,还是依旧慢慢排队等待。终于,在漫长的排队等待后我们进入了成博一楼的黄金展。刚刚进去时我的心情其实是有点奇妙的,因为明明声势浩大的黄金展却只有一个小小的入口可以允许进入。但其实再一想,阿富汗的文明进入我们国家,怎么不需要悉心保护呢?

刚开始我和友人惊叹于阿富汗的黄金是如此之多如此之精美,所以就只是随意逛逛,没有过于关注这个国家的历史。但在游览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带着一群小朋友的讲解员,就顺便蹭了蹭他的讲解,这才有机会深入了解阿富汗这个国家的文明。

我从讲解员的讲述中大概了解了阿富汗这个国家:人们印象中的阿富汗贫穷、恐怖主义盛行、充满销烟和战乱。但在古代,它却是一个历史文化繁盛之地,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古代,它是东南西北各方陆路交通的枢纽地区,被称为文明的十字路口。无论是波斯还是马其顿,无论是孔雀王朝还是唐朝,其版图的扩张都是到了这个地方,它时常成为强大帝国扩张的边缘地带。所以,阿富汗也是不同文明的交融之地。这次展览当中所涉及的大部分时间,相当于中国从战国到东汉,这样短暂的时期,阿富汗却经历了被波斯人、希腊人、印度人、草原游牧民族所占领的苦难。

在长时间的观赏中,我有些眼花缭乱。但却有几个展品令我印象深刻。第一个是繁美而珍贵的金冠,它静静地摆在那里,就显示出了绝对的高贵和王权。从大体来看,王冠上的每一寸花饰都细致繁复到了极致。金箔和纤箔组合在一起,体现出了镂空的层次感。从细节来看,这个金冠分为五大部分,底下是一圈装饰着六瓣形花朵的黄金带子,上面是五个像大树一样的主体部分,除了最中间的那颗树,其余的造型一模一样。但这四颗树上分别还站着两只张开翅膀的大鸟,而树干的中央还有两个心形的镂空,整个头冠用纤细的金线组合在一起。戴在头上,无数的金片在脑袋上摇摆,一步一摇。这有点像唐代妇女的发饰,所以也叫做步摇。也许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但到现在依然很难定论。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个豪华的金冠居然可以拆卸随身携带,因为方便于游牧民族随身携带。第二个是嵌宝石金项链,它的坠饰上镶嵌了绿松石、石榴石、黄铁矿等,材料众多,工艺繁复,色彩绚丽。这个项链里里外外分了四层,最里面是两件碗状的金饰以及三十三颗圆形的小金柱子,第二层是16个x形的金片和17个镶嵌绿松石和16支的圆形金饰,第三层是33个镶嵌有宝石的水滴形金饰,最后一层是33个光滑的圆形金片。这样繁复的材料和工艺锻造手段,可见当时游牧民族对黄金和宝石是有多么喜爱了。第三个是精美的羚羊纹金手镯,手镯的主体是黄金,黄金上镶嵌着绿松石,羊头上镶嵌的是红玛瑙。除去它原本的珍贵材料来看,它最有意思的是两个面对面的羚羊头目的形状,听说这种形状有可能是受了俄罗斯南部人的影响。第四个是彩绘大口玻璃杯,它吸引我的地方是因为它的色彩鲜艳。后来了解到,原来这些都是罗马玻璃器。玻璃最早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随后希腊人也学会了制作玻璃。当地中海逐渐成为罗马人类海的时候,玻璃也让罗马帝国闻名于世,玻璃器在罗马的地位相当于瓷器在中国的地位,这些漂亮的玻璃器曾远销于中亚、南亚和中国地区。

我能记得的和能了解的就只有这些了,可能是因为那天人太多或者精神不佳就没有过多去深入了解这些珍贵的黄金吧。但这些金灿灿的黄金着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阿富汗这个国家和文明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回学校的路上我在想,这个黄金展让国人惊叹于这个正在遭受苦难的国家原来还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黄金的同时,我觉得国人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国家是否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去保护中国上上下下两千年的历史呢?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