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现实与精神的贯通

作者:陈卓雪
主要内容     

摘要:余华在《活着》中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再现了在新中国那些年普通人民艰难活着的境况。同时,又在文字中融入自己对“活着”在精神层面的理解,有力地阐述生命的坚韧和不屈。

关键词:余华;《活着》;现实主义;生命的思考

《活着》被当做余华现实主义的回归,为他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引发了社会的关注。这些年过去了,《活着》自出现魅力就经久不衰,仿佛从来没有淡出过大众的视野。纵观全书,余华笔下整个的故事都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他由衷提出并且明确的回答了一个不仅在那个时刻,更是恒古的问题,即——活着。

余华在《活着》中这么写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能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就了解了世界。”而他也真的实现了这样的要求,就那么简单的作为一个旁观者,讲述关于苦难生命的故事。运用着现实主义写人一生的思维模式,余华将《活着》中主人公福贵写到了极致。无论是生长在拥有百亩田地的地主之家,还是少年的放荡无忧,母亲维护疼爱,以及手到擒来看上的女孩的娶亲,福贵的前半生绝对算得上如意且舒坦。但是他好似身在福中不知福,散尽家财,从富家少爷成为了穷苦百姓。更是在后半生妻死儿亡,女儿、女婿也相继离世,连最后留下的孙子也没能留住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若以对比的视角来看福贵,他的人生仿佛被活生生切割成了毫不相同的两段。可仔细思考便可得知,福贵的人生不单是个人造成的不幸,更多的其实还是时代的悲剧。在福贵生活的年代里,每一人都在动荡的社会夹缝中讨生活,余华很写实给每一个角色赋予不同的性格特质,而他们无论怎么都只是是在命运推动下离去的小尘埃。那时,“人死太容易了,活着才是最困难”这句俗语仿佛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于是,就忍不住看一个人的生命,作为和树叶一样脆弱的事物,分分钟飘零、破碎。但是一个人精神,却总能承受住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可以强大到地动山摇也无法摧毁的地步。《活着》中切实提到的,即韩文版序言所讲“《活着》还讲述一个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就像中国的一个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余华很形象的将生命比作头发丝一样的事物,它们细小的到不值一提,但是它们也坚韧到千斤不断,生命纵使弱小却因不屈向来存在深刻。

同时,余华也在整个故事中传达给读者大众,关于活着最重要的疑问——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当他抛出问题的那一刻,他也选择了明白且真切告诉人们,“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任何以外的事物活着,人就是为了活着这个本身而活。”读完整本书,再来看福贵,难以不去唏嘘他这般的不幸。可是余华高明的一点在于,他笔下那个福贵在无数次生活的打压下选择的不是以死亡寻求解脱,却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继续活下去。余华的《活着》终于在现实主义的叙述下,打开了精神的内核,以精神的绝对刚强对应现实的残酷。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余华也在书中这样说道。纵使在别人眼里有一千个一万个死的理由,都比不过人自身选择活下去这一个信念来得有力。书中写活着是无关于除自己以外任何一个人的。这样说似乎显得极为不合常理,但是余华告诉了我,现实就是这个道理。人活一生都是在追求很多缥缈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财富的欲望;人活一生都在达到不同人的要求或者期许,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认同的需求。把视线转回福贵这个角色,他从小就没有什么想法,浑浑噩噩度日,就在人生转折输去家产后。他的父母离去,妻子离去,孩子离去,和他相关的人一个一个都不在了,他也没有钱,最后在身边的是一头买来的老牛。我们可以看他多么可怜,无依无靠,可是活着是真的是依靠那些人和事物的吗?不是的,富贵的日子仍在继续。他抛开的生命本身以外附加的任何,真正作为一个纯粹的人去活着,生命一直以来被外物压抑的本身出现,那张力终于也就释放了。

上面已经提到了余华整个《活着》的故事都是用现实的笔法,同时兼有精神上真切的呼告,可谓是两者绝佳的贯通。越是去极力写现实的苦痛,越发臻显精神的可贵。余华写作中把命运写的是如此残酷,无论福贵是恶还是善,无论福贵是处在什么时期,人生都只是无边的苦难。但重要的是福贵从没有真正的绝望过,全文中他对生的坚持至始至终没有消弭。没错,真正的绝望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在永远可以苦难中找到开解的花朵,就像潘多拉的宝盒底藏着的希望。永远不为死去寻找理由,如若自己感觉可以努力活着,就不要放弃活着的权利。余华把理性立足在不幸的现实,残酷的现实之下又回到了人的内心,给予精神上面临不可抗拒的苦难个人本身的承受的顽强意志。他的故事让人明白现实永远可以更加不可预料的往坏的地方发展,但偏偏人的生命可以适应一切恶劣的环境,只要自己不放弃就可以继续活下去。

结尾里,年老的福贵牵着同样年老的那头叫做福贵的牛,微晃远去的背影,结合远处落日炊烟和田埂上妇女男人构成的乡村图景,构成了最平静而美好的世界。那已是富贵这个主人公迎来生命的末端了,平淡描绘下的乡村,那头也叫富贵的老牛和他还在坚持活着。早该明白死不算什么难题,活着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高深莫测的问题。福贵用一生参透了死亡的轻易,活着的不易,他的每一天都闪烁着生命的信念,显示出生命面对凄凉境遇那种接受宿命的淡然,却又异常隐忍的豁达。

余华用一个故事教会我们懂得,每一个生命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纵使饱含苦难和热泪,都是一个幸运的诞生。而作为一个人,就应该选择活着,体验无常的一切,不浪费一丝一毫的努力活着的机会,才能成就最好的人生之道。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作家出版社,2008

[2]黄伟林.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余华《活着》的现代主义解读.南方文坛,2007(9)

[3]张琰.以生拒死,以死拒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学.东疆学刊,2003(12)

[4]乔军豫.用“活着”对抗死亡:论余华小说《活着》展示的生命信念.昌吉学院学报,2010(4)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