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情感状况分析

作者:陈婉倩
主要内容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情感状况分析

前言:

目前,留守儿童的数字在逐年增长,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也逐渐上升为“一代人的乡愁”。可以说造就这样的悲剧的主要原因便是我国城市二元结构的矛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总会有一定的问题出现,也正是因为这样主要的矛盾,农村的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情况才愈演愈烈,而在这三种人群中,留守儿童的问题最为主要矛盾。由于他们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和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因而对于留守儿童这一专题,最保守的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两个地方,这也是我的不足之处,没有全面了解到留守儿童面临的状况,我所认知的地方,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和生活问题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孩子的教育(特指家庭教育)和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留守儿童愈演愈烈的成因:

在前言中已提及主要原因即城市二元结构,而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便是城市化——在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互动,逐渐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很多农村青年不得不背起行囊、远走他乡;再者是家庭的贫困,使得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还有的是部分父母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他们在将人生目标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也将情感的付出与金钱划上等号,一厢情愿的认为只是为亲人提供更好的物质就足够了,就可以报答他们父母的养育之恩,就可以让孩子感激他们曾今忍痛的做法,这样的想法也就预示着问题的出现;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城市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使得广大农民工没有办法和能力带着孩子走进城市,但在我看来,这不构成原因,就算带得走,孩子也还是随迁儿童,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更何况我更倾向于这个说法具有一定的抱怨成分,将所有的责任推给社会,与他们自身毫无联系,我也不便妄加评判更多,许是我的想法有点偏激;最后一点便是父母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当他们感情发生问题(由于赌博欠债、婚外情或其他种种)后,转身就离开故乡企图开启他们人生的新篇章,徒留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对他们翘首以盼。

留守儿童当今现状:

说实在的,留守儿童如今演变为必须予以重视的群体,究其原因,乃是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严重。义务教育方面,不仅包括没有接受义务教育的,还包括不能按时上学、辍学、小学毕业就终止学业的等等;品行方面,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临床主要表现为明显超出其年龄范围内的反抗行为,如挑衅、敌意和破坏行为;在年龄稍大的儿童中,则可见偷窃、逃学、打架、说谎、和离家出走的行为等等。仅从这两点已看出弊端丛生的苗头,确实也引起了政府的注意,但真正解决此问题的方法还未真正贯彻落实,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三方都做出努力即父母、间接监护人和政府。很多时候大部分人过多的把责任看成是一种包袱,可以随时甩扔给政府,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出现的问题都应归咎于政府;但是服务型政府不是万能的,就算政府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它也不应当承担全部的罪责,在这里并不是出于袒护的意图,诚然,作为公民,我也会有大部分人的想法即政府的政策不够到位,对民生关注程度不够,但问题的根源不在这里,如何能做的很好呢?

为什么说是三方共同解决呢?从政府角度来说,确实有的地方连留守儿童的数据都没有,更不用说相关的活动了,但有的地方数据是有,而对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举办的又太过稀少,所以效果和没有举办是几乎相同的。举办稀少不仅仅只是政府单方面原因,也牵扯到间接监护人。乡政府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负责发布活动版块的人员也未对留守儿童足够上心,再加上文化程度不够,进而考虑事情不够全面,发布的活动只满足于已经发布,如果不能实行就以相关的托词说已经取消或者拖延,乡政府也比较“通情达理”,对这类情况也挺包容;另一方面,间接监护人大部分都是隔代的爷爷奶奶,他们意识不到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因而对政府的活动不是那么上心,长久以往也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没有对孩子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出于直接监护人即父母角度,在外地的他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当然这种关爱不是金钱的补偿,无论再忙,都要时不时的联系孩子,而联系的内容并不是说只有好好学习、听话这类的言语,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即使你们远在他方,也时刻惦记着他并没有遗弃他,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慰。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爱是无可替代的,无论政府还是间接监护人做的再多,也弥补不了这空缺的爱,无法填补。

关爱不应止于呼吁,又不能没有号召

关爱留守儿童不是对他们搞特殊化,给予他们怜悯的同情心,类似于响应形象工程,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关爱。有很多留守儿童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如果仅仅是特殊化的关爱,只会让他们感到不安甚至是自卑。如果没有号召,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这样的社会问题将会永久的成为一代代人乡愁,甚至衍生为一代代人的毁灭。

爱是一种能力,爱是大脑深处一个原始的驱动程序,不会因为我们大脑健全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他必须来自于我们所有人的亲子关系,我们亲身父母的爱和我们社会环境给我们的一个有效的良性的互动。

对于在外的父母们,希望他们明白返乡的意义,不仅仅是每年的春节完成2.6亿人的大迁徙,不止是回家拿着钱砸在地上砌起三层贴着马赛克的小楼,不仅仅是回到家里跟发小打麻将,喝点小酒、吹点小牛,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是我们的过去,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