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前后蜀国的文艺硕果——《花间集》

作者:陈婉倩
主要内容     

2018年5月8日晚7时,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谢天开副教授在忠孝楼107会议室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花间集》诞生的讲座。讲座中,谢老师对《花间集》蜀地词人、蜀地燕乐、蜀地词风、后在影响展开了全面的阐释,打开了观众对五十代前后蜀文艺硕果了解的另一视角,沉溺声乐可毁国,成就声乐亦可立于国。(陈婉倩/文)

前后蜀国的文艺硕果——《花间集》

2018年5月8日晚7时,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谢天开副教授在忠孝楼107会议室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花间集》诞生的讲座。文传学院范美俊教授也作为与会嘉宾,和来自文传学院各年级的同学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谢天开老师对《花间集》所处的地位、历经的历史时间段、涉及的词人和区域作了简单的铺垫性介绍,点明《花间集》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诗集即唐为前身,宋为后世,以“作为第一部宣称歌是一种风雅问题的选集,它既标明文学史上此时此刻正在发生转变,也在进行文体界定”开启了《花间集》的探索之途。谢老师主要从“《花间集》前的蜀地词人、《花间集》时的蜀地燕乐、《花间集》里的蜀地词风、《花间集》后的影响所在”这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叙述。

对“寻词之祖,段自太白可矣”的评价,词画家胡应麟质疑道“晚唐人词,嫁名太白”,这句颇有意味的话语巧妙的激发了观众对诗仙的另一番兴趣。随即,谢老师摆出李白成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成因、王国维和唐圭璋对其的评价隐晦的反驳了质疑之声。此外,中唐诗豪刘禹锡、前蜀后主王衍、后蜀后主孟昶都对《花间集》的诞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接着,谢老师借用诗史杜甫初来成都“锦城丝管日纷纷”的感慨初步诠释“唐代蜀地音乐繁盛、官家民间皆为风尚”的景象,进而对燕乐的发展作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对前蜀后主王衍父皇王建墓二十乐舞伎浮雕和后蜀宋王赵廷隐墓伎乐俑圆雕这两处成都考古发掘文物的讲解证明了蜀地拥有“倚声填词”的浓厚音乐这一事实,从而佐证了曲子词集《花间集》诞生于后蜀,并为后来的宋词之滥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随后,由对温庭筠、韦庄等词人词风切入,阐释了“花间”词派所倡导的“清艳”词风

论坛最后,谢老师肯定了《花间集》的积极影响,以词集的历史地位即《花间集》为前后蜀过的文艺硕果——在前,唐诗是它的种子;在后,宋词为它的花朵呼应讲座伊始的言论,于晚8点30分许,本次的文心讲坛在同学们的余味中圆满落下帷幕。(陈婉倩/文)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