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爱是成全

作者:陈婉倩
主要内容     

爱是成全

世间对爱诠释的方式有很多很多。父母对孩子不求回报的付出是爱、伴侣对伴侣全心全意的帮扶是爱、朋友之间义无反顾的支援是爱、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是爱、医生对患者的全力医治是爱,互不相识之人的援助之手是爱……,可是,有多少人能理清真正爱的含义呢?

我们总是习惯滥用“爱”这个字眼,喜欢用“爱”来形容关心的事物,却极少考虑爱的本质[1],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对爱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完美的一种意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被认为是“爱”的对象,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投射在他们身上,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当成是爱的付出,殊不知,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希望对方拥有独立的人格,是一种约束自我主观意愿的成全。

更多时候,我们更在乎的是倾注精力的对象能否符合自己的主观意愿,而非他们的独立性。我们因为不舍,所以牢牢攥紧,不愿放手,这点在爱情、亲情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友情次之。爱是理性与感性的较量,很多时候,感性总是占尽风头,它将理性狠狠打压。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在爱情里,双方总会产生形影不离的误区,也毫无保留的给予对方自己倾注所有。在这样的精神贯注只能求得短暂的安心,我们所需要的应该是一种有弹性的爱,它具有韧性,能够拉的开但又扯不断,这种恰到好处的爱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去自我发展,这样的爱恋的关系才更加长久。在亲情里,父母对于子女总会有控制不住的规划意图,以他们所认为的最佳方案为子女一一安排,无论是否是第一次为人父母还是第二次为人父母,次数并不能决定,他们将自己的所有全部倾注在子女身上,一时间让他们放手是很难做到的,作为子女能够理解他们的用心,可是这样的思想误区却忽略了子女自己的想法。也许纵然明白,也很难做到,这种心理源于内心害怕承担的风险。子女生活的不如意就是他们所担忧的,因而他们不愿承担这样的风险。真正的爱,尊重彼此的独立,也敢于承担分离和意外的风险。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现人生的不安全,勇于放手成全他人的独立性也会一种勇气。因为害怕,所以退却,忘记了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而是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和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爱是与我们的成长相辅相成的,小时候,父母给予我们关怀,长大后我们已有友情、爱情的灌溉,为了我们所爱的人,我们需要不断拓展,不断增进奇迹对世界的认识,突破自我自己心理的界限,就像飞轮效应一样,爱是一种挑战,敢于挑战内心的挣扎,放开自己的约束,拥有理性的思考并付出行动,成全我们所爱之人,这方是爱。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