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当代大众审美下音乐产业化研究报告

作者:邹颖
主要内容

当代大众审美下音乐产业化研究报告

慕溪

摘要:“礼乐”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夏商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音乐成为大众生活最重要的娱乐方式和文化传播途径之一;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的需求从物质逐渐转移到精神层面,在日常开支中,“文化娱乐”逐渐占有更大的比重;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大众审美有所提高,且发展方向有了更多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扬长避短成为音乐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以年轻一代的视角,结合市场经济学、消费者心理学部分观点和实例,对当代大众审美下音乐如何产业化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音乐产业化;风格大众化;品牌小众化;发展多元化

作者简介:慕溪,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在读,自由写手,C-POP音乐发烧友,追星达13年。

一、中国本土音乐文化产业现状在我国,由于音乐文化产业化所走过的路还不长,其运作模式还相对单一,虽然借用了选秀节目、音乐节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但仍存在许多不足。

1.市场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也处在逐步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随之影响着音乐产业化的成长环境。音乐产业主要集中在音乐表演和音像艺术两种表现形式上,而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音乐市场基地。另外,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其他产业一样遇到了我国产业化发展的高峰期,市场体系面临着庞大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和运行机制的重建,整个产业链的市场运行都在不断摸索之中。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潮流,导致数字音乐对音像市场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数字音乐、免费下载、网络盗版等改变了人们对音乐的传播和体验方式,同时也给音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社会对音乐产业化发展的规范度还不够,这些都成为制约音乐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2.更新换代迅速

自2004年湖南卫视策划并成功举办第一届大型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开始,我国文化娱乐进入选秀时代;到2010年左右,大量选秀节目呈井喷式爆发,全民偶像迭出。但随着高速时代的到来,大众每天接受的信息量与日俱增,加之时间管理越来越趋向碎片化,大众对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的态度总体趋向于“阅后即焚”的模式。

3.受到文化交流的冲击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壮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日俱增,其中音乐文化交流作为先行者,相比之下比其他文化更早地进入大众视野,持续掀起“欧美潮”、“日韩潮”等,尤其在年轻的一代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谓的“流行趋势”向国外移动,一些模仿甚至抄袭国外风格的音乐文化也屡见不鲜,对我国本土音乐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案例分析

1.让中国风席卷世界——周杰伦

周杰伦,华语乐坛最早的“现象级”歌手之一。自2000年出道开始,以极快的速度抓取到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审美需求,构建出属于周杰伦的独特的价值观体系,并在方文山的配合下,让“中国风”迅速成为华语乐坛的流行指标,进而席卷世界音乐。除此之外,周杰伦在演员、MV及电影导演、编剧及制作人等领域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并多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另外在商业、设计等领域也有涉足,出道至今人气长盛不衰。

2.十三年人气奇迹——李宇春

2005年夏天,全民参与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落下帷幕,李宇春以冠军的身份横空出道,成为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流行女歌手之一。她是中国首位民选超级偶像,词曲创作人,音乐制作人,电影演员,音乐MV、演唱会导演,公益慈善先锋,时尚引领者,素有中国"舞台皇后"之称;也是中国首位两次登上美国《TIME》(《时代周刊》)的歌手,获评"亚洲英雄"和"中国流行文化代表"。出色的音乐才华和个性魅力,让其一跃成为中国乐坛少有的顶尖女歌手,连年称霸华语乐坛女歌手最高荣誉;创作多首脍炙人口的流行金曲;屡获重量级国际性专业音乐奖项;更成功开创华语乐坛个人演唱会品牌先河"WhyMe",被公认为2005年后华语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的传奇歌手,在多领域创造无数传奇纪录和荣誉成就,影响力早已超出娱乐圈范畴,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标志性人物。

3.新生代“个性”的开端——华晨宇

华晨宇,2013年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冠军出道,短时间内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惊人的才华迅速占领流行音乐市场,并登上春晚的舞台。13年至今,斩获无数国内外大小音乐奖项,成为新生代歌手中的代表性人物。坚持个性,不迎合大众的审美,敢于尝试和坚持自我,因为符合当代大多数年轻人对“个性”的要求极受欢迎。

4.蓄势待发的小部分——陈粒

非科班出身的陈粒,是前空想家乐队主唱,如今的独立音乐人、唱作人。音乐风格多为慵懒散漫,歌词意境时而清新时而诡谲,哲学式思考,哥特式造句,在黑暗里的幽微和自赏,枯涩跳脱的意趣,成就了陈粒特立独行的音乐标志,受到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三、音乐产业化的影响因素

除了音乐人和音乐产业本身,有很多偶然和非偶然的因素也会对音乐的产业化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

1.团队的操作性

全世界绝大部分成功音乐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负责资源获取和管理工作、行程安排、危机公关甚至舆论引导。因此,在音乐产业化的进程中,团队的操作至关重要。

周杰伦的团队算是中国比较早期的、成熟的音乐团队,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周杰伦的御用词作人方文山,开创了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河,其艺术手法也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方向之一。另外,周杰伦团队的危机公关堪称“教科书式”,得到过央视新闻的好评称赞。

而李宇春的背后,是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流行音乐工业,其本土化团队的制造背后,潜藏的其实是西方音乐工业的产制模式,商业逻辑在中国本土化的尝试。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中,中国的流行音工业既有与国际唱片工业的对话、挪用,也有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本土化运营原则。李宇春的音乐制作团队,希望建立起C-pop的音乐风格,即试图用西方的音乐元素和中国的乐器、旋律和文化深结合,力图在文化的移转过程中建立起流行音乐的“中国风”。这既不是西方流行音乐的照单复制,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传承,而是体现一种文化混杂性的特点。

2.满足大众审美的共性

对于所有的文化来说,有一句话永远是真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中国风”歌曲作为文化的先行者走出国门踏入国际市场,大众的审美一度被引导向温婉唯美、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风”。而在信息化的时代,所谓的“一夜爆红”屡见不鲜,音乐也是。大众的审美变化虽然越来越快,对音乐内涵的要求有所提高,但总体上的趋势仍然平稳。因此,音乐产业化首先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共性,创造大众化的音乐风格,才能拥有较为强大的群众基础,也就是所谓的人气。

3.坚持自己的个性

但满足共性并不是音乐能够产业化的唯一关键因素,以上四位实例中,不难看出,大众对于具有鲜明“个性”的,更容易产生好奇,从而帮助了宣传与发展。特别是青少年,更容易被具有“自我代表性”的东西吸引,这也是以上四位成功的一个原因。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全面化进程与大众审美的成长同步,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价值的多元化都使社会对个人利益更加重视,而作为社会主体和文化载体的“人”,张扬个性和解放天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另外从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有鲜明个性的音乐能够让人产生独特的优越感,如何使消费者得到这方面的情感共鸣,将音乐品牌小众化,也是音乐产业化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大方向。

4.时机的重要性

对比以上四位音乐人不难看到,音乐产业化的决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偶然性——即时机。以李宇春为例,2005年凭借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出道时,中国的音乐市场还没有受到欧美、日韩音乐潮流的大量冲击,大众的审美倾向仍然更多偏向于中国本土的歌手,这是其一。另外,05年还处在信息化不完全时期,大众接收和判断信息的速度不算快,而且,大众对于“自我”的意识并没有完全觉醒,这样的情况下,李宇春迅速地积攒了大量的人气;这也是为什么从社会学角度看,李宇春算是比较早期的让大众意识到自己具有“选举权”的一个人物,这是其二。受信息化的影响,当今时代可以说是“全民选秀时代”,无数通过网络、电视的选秀节目中,诞生了大量的新生代音乐人,在这个时代中,如何脱颖而出并且积攒稳定的人气,成为音乐产业化最大的难题,换句话说,周杰伦、李宇春等音乐人如果在当今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道,不一定能够那么成功了。

参考文献:

[1]郎启训,郭亚非《市场经济下我国音乐产业化道路发展走向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3.04

[2]张武宜《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流行音乐产制研究-以李宇春为例》[R]2008.4

[3]李卓凡《论80后90后青少年流行文化-以周杰伦现象为个案》[J]思想理论教育2010.20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