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民主》是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著作的一部作品,是第一部论述民主制度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分为2部分,下卷分为4部分,全方位的对美国民主产生背景根源、发现经过及带来的影响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讲解,受到普遍好评,并名扬海外、影响巨大。
《极简欧洲史》是赫斯特所写的一本书,主要从三大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因为这三者的“纠缠”造就了今日欧洲的文明。
《乡土中国》的作者是费孝通,全书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读完这三本书,我总结出,不同的国情背景需要用不同制度,每一种制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有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好的。
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使得美国像托克维尔在书中所言“美国人没有强大的邻居,因此不用担心外敌入侵和被人征服,也不用担心因此引起的战争和金融灾难。”后来新航路开辟又带来的大量移民和进步思想,独立战争的胜利又使民主和平等逐步发展为支配美国社会的主导因素,这一切,无疑不为美国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一步步完善并延续至今。
而希腊早期的自然法思想造就了欧洲的民主。“民主”一词最早源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经大力提倡在古希腊城邦中实行民主;后来文艺复兴运动提倡的民主、自由精神也对欧洲民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艺复兴的思想大解放吹响了同封建社会抗争的号角;欧洲人民所信奉的基督教所提倡的自由、平等精神也是欧洲民主的重要原因,如基督教教义曰“所有教徒都是兄弟姐妹;这一切都使欧洲的民主制度慢慢走向成熟。
而中国之所以最后选择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殊的国情有关。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极度封建开始,到后来的五四运动辛亥革命三大改造的一点点破除封建,这一漫长的过程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国情,最终找到了合适的制度——实行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有部分人,盲目的觉得,西方的直接民主制度好,因为它足够自由、平等,但他们却忽略了社会背景因素,也忽略了直接民主制度的缺陷。当然,我国的制度也同样具有两面性。
在我看来这种西方直接的民主方式的优缺点很明显,优点是每个人都可以较为直接的参政,每个人都有种我是国家的主人的感觉,极富自由平等的特点。而缺点其一是制度的过于民主可能会导致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民众不能正确理性的认知自己的决策对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利益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后果,他们可能容易受到金钱的诱惑或其他的影响而被别人所操纵。同时过于宽泛的民主可能会使中央的效率低下,例如英国修一条高铁花了两年还没动工,因为在高铁沿线的每一个人家都要进行协商,只要有一家不同意就要等到他同意为止。
对于单党执政的我国而言,不会出现多党的混乱,因此间接民主更为适合我国国情。但同时也面临着却党内的一些腐败问题。但随着舆论及媒体的发展,我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缓解。不过在我看来在我国中央的权力太过于集中,地方权力过于分散同样也是也是一大缺点,地方民众不能很好的享受自己的权力。并且地方官员并不是全部由地方选出来的,还有很多是从中央分配过来的。虽然人大代表是群众选出来的,但是民众不能正确的了解人大候选人。他们不会发表演讲或举行拉票活动,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选的人是谁,更不用说自己选他的理由。
总而言之,欧美国家虽然率先走上民主的道路,成为了发达国家,在世界上领先别国。但是面对不同的国家要用不同的制度,我国的人代制度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正如我前面所说,不同的国情背景需要用不同制度,每一种制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有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