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活着》——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

作者:张宇航
主要内容

《活着》----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

【引言】:余华,作家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191页,全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记录了一个人的一生,却也是当时中国大多数人生活的缩影,故事虽然普通,读完却令人深思。

【摘要】:《活着》这本书,是作家余华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这首古老的民歌讲述了一个老黑奴所经历的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后离他而去,而他却依然友好的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的打动了余华,于是他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于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活着》于1998年获得意大利格林扎钠·卡佛文学奖。

【关键词】:余华;活着;希望

一《活着》-----福贵的一生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一个人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却因为生病没钱医治变成了哑巴。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结婚,生下孩子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因病去世。女婿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只剩下福贵与一头老黄牛度日。

《活着》看似只讲述了富贵一个人的一生,但在我看来,却是那个时代,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贫苦农民的生活缩影。富贵只是当时的那个时代里最最普通的一个人,他既不是大奸大恶之辈,也并非大忠大善之人。一个时代的兵荒马乱总是会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福贵是不幸的大部分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缩影。他本身就有一种泥糊不上墙的混沌,却要他经历层出不穷的逃亡和失去,一次次为了活着而失去了自己的底线。他好像在一路奔跑中只有一个欲望,那就是活着。最后是他自己一个人,苟延残喘的过,活得没有人样。但那又怎样呢,活着对于福贵来说,大概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福贵是麻木的,因为麻木所以随波逐流逆来顺受,就像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但却始终坚信自己要活着一样,有时候这也未尝不是人性的悲哀。

二余华与《活着》

这本书的创作与当时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等,作者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后来,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活着》这本小说是余华创作的分水岭,同时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一部小说。余华曾经在自序中说过:“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于是在写《活着》时,余华选择用第一人称,让福贵自己来“讲述”自己的生活。在这本书中,余华没有刻意的向我们传达一些他的创作理念和自己的想法。余华写活着的本意并非是为了赞扬生命的强韧,也无意在文字中鼓励人们追求希望、信念等美好事物。他像一个完完全全的旁观者,单纯的叙述着富贵悲剧的一生,不带有任何主观情绪色彩。余华并不是在透过富贵的一生来向我们传达他具体的价值判断,并不是要告诉读者如何活着才是好的或对的,他所要传达的是高于此的对于生命本身的哲学性思考。

三活着与现实

读完这本书都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如果世界背叛我们,家人,朋友都离我们而去,那我们继续存在还有必要么?人生还有继续的必要么?这些问题也曾经围绕着我,令我不思其解。

余华先生说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余华其实已经在书中告诉了我们。生命的韧性各不相同,活着的意义,也各不相同。也许不需要强加太多所谓的意义。福贵没问过自己,什么才是活着的意义,对福贵而言,他只是看到了身边的老牛,和脚下的土地,就觉得很踏实。

人生其实就是毫无意义的活着,没有必要非得去寻找所谓的活着的意义。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作家出版社,2017年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