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国际化、信息化、数码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多钟文化和谐相处或者激烈冲突的时代。
今天,中国的大学同样面临着世界的挑战。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某些产品成为全球品牌,某些价值观念也迅速普及。“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渐趋同。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教育不仅应该使学生了解强势的英语文化以及其他的西方文化,也应该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多元文化的通识教育应该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相对地位,并且理解、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为胸襟开阔,能够化解“文化的冲突”,努力促进文化和谐的世界公民。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西方的、不同于我们国家的文化,无论是罗马的兴盛还是基督教的发展都令我受益匪浅,但我在其中最感兴趣的还是古希腊神话。在那个遥远的国度,在那个人人心中都有神的时代,所创造出来的神的形象不仅仅只是人们心中的一个美好愿望,或者对现实的逃避,而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反映,通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通过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件解释出不同的意思,即使是在今日,也依旧发挥着它独特的风采。不觉得很神奇吗?两千多年前的故事,却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旧被传颂。
古希腊神话中有个让我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宙斯,他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首,统治宇宙万物的至高无上的主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主神专指宙斯),人们常用“众神和人类的父亲”、“神王”来称呼他,是希腊神话诸神中最伟大的神。但他的故事却并不是特别多,但你仔细看所有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似乎每一个故事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宙斯共有七位妻子,分别为智慧女神、正义女神、水草牧场女神、丰收与农业女神、记忆女神、哺育女神、以及天后,而这七位妻子都与他有着不同远近的血缘关系,而宙斯也曾把自己变成牛诱惑人间的美丽少女欧罗巴,以及把自己看上的牧羊少女变成一头美丽的小羊带在身边,这位神有无数个儿子,无数个女儿,甚至他自己有些都可能已经遗忘。我不禁思索,在两千多年前,人们是否对爱情、婚姻百无禁忌,天性的拘谨是他们唯一的束缚,最重要的是权力,是否在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神就是这样,高高在上而又在你身边,傲慢轻蔑却又慈爱人间,睚眦必报却又宽容大方,他们渴望着武力、财力、权利,有了这些你就有了价值,花心不再是罪过,毕竟你有花心的资本,而人似乎就是这样一种奇怪复杂的生物,他们想要把最好的放在神的身上,却又想让神像人。
而另一位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人就是厄洛斯,也就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丘比特,赫西俄德认为:他是世界之初创造万物的基本动力,是一切爱欲和情欲的象征,但在柏拉图之后,他被认为是爱神阿佛洛狄忒的儿子,一个手持弓箭的美少年。厄洛斯诞生于卡俄斯,是最初的大地女神盖亚、冥土之神塔耳塔洛斯、黑暗之神厄瑞玻斯和黑夜女神倪克斯的弟弟,与其哥哥姐姐同样具有原始神灵的特点,被认为是一切神灵情爱的的化身。在晚期希腊神话中,厄洛斯是阿佛洛狄忒和阿瑞斯私通而生的小儿子,形象为一个手拿弓箭、长有一对小翅膀的淘气小男孩。而到了后来,厄洛斯的形象又转变为一个容貌英俊的男青年。希腊人似乎从那时就认识到,爱情是美好的,是纯真的,却也是盲目的,就算是爱神自己,也逃不脱爱情的魔咒,依旧愿意深陷其中,就算明知普绪克并不好,违背了他的意志,却也依旧放不下,搁不舍;除此之外,厄洛斯明明被称为爱神,却有两种箭,一种金箭,一种铅箭,金箭给人以爱情,铅箭给人以仇恨,两者都是沉重的,只是爱情沉得美丽,而仇恨沉得令人绝望,无论是两千多年前还是现在的今天,似乎在人们心中爱情和仇恨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恍如一对双生子,天生就应该在一起。
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各司其职,在遥远的奥林匹斯山上遥望着人间,他们似乎离人很远,却又似乎和人很近,他们代表着人们心中的现实,却又代表了人们虚幻的向往,遥远的古希腊的神啊,在现在的如今也依旧散发着他们的光彩,那么,这些所谓的神秘啊,到底是神化的人,还是人化的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