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上网的话,也许你不知道《创造101》,但你一定知道王菊。
王菊是腾讯综艺《创造101》的选手,这是中国首部女团青春成长节目,而王菊爆红,源于上周即5月26日播出的《创造101》第六期。在第六期播出后,王菊吸粉无数,以至于给“王菊投票”成为了最近两天的现象级行为,从微信指数来看,王菊的热度已经超过了很多流量明星,29日的指数已突破千万,日环比增长达到453%!在网络舆论的热推下,原本排在三十多名的王菊,在小红书和英树的渠道上,投票排名都排在了第一位。
一夜之间,准确来说是5月26日开始,火遍了整个网络,到处都能看到为菊打call,给菊投票。音乐评论人“耳帝”在文中总结了王菊吸引的一些特质:“欧美女黑人式的婊气冲天+当代视频自媒体式的真实表达+直言不讳的翻着白眼的撕逼胆识+网络流行土味的活力与喜感”。无数女人和gay为她疯狂。
总结王菊从90名到23名,从全网嘲到顶级流量就是四个字:逆风翻盘。
王菊的爆红起点离不开意见领袖的发声:老鸡灯儿、北国佳人李春姬以及汪苏泷。汪苏泷发微博问如何给王菊投票。人称“鸡姐”的老鸡灯儿突然开始疯狂支持王菊,带动了一大批人,他在微博中提到自己为何转粉,“王菊是因为网友起哄意外打破规则的人,这非常有意思,又很难得。”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多元文化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相互碰撞、磨合,使得文化的边界意识逐渐淡化。智能手机与社交媒体双剑合璧,更是令传播的速度呈指数级增长。王菊的长相是不符合大众审美的,黝黑、屁股浑圆、小腹层层叠叠堆积着赘肉。
然而她大胆提出质疑“实力VS颜值,到底哪一个比较重要?”这是自由意志向现实的拷问,这是在起跑线输了的人的反抗。就变成了人们对价值观的站队,成为追求个性、自我、张扬的一面旗子。
媒介决定了物质信息与精神信息的内容、形式、到达受众的速度、影响以及受众的价值观。
王菊在节目上说自己当年的校训“独立、能干、关爱、优雅”,并且她认为女性的精神独立和经济独立一样重要。其实在电视上,我们都很少看到女性独立意识,媒介传播的大多是固定化的男权意识,所以这算是很新鲜的一点,也是让人最佩服最刮目相看的一点。她身上具有的符号意义,她成为了女性精神独立、突破大众审美的一种符号。
她更能传递出互联网时代多元化的审美和价值观,改变了人们对女团的刻板印象,甚至一定程度上,觉醒了一部分女性的自我意识。
“刻板印象”,是美国著名报人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因而它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打破刻板印象,给人们以新奇的感受,往往会吸引被日常生活所消磨,而又向往新奇、冒险的年轻人。王菊“向阳而生、逆风翻盘”给了这些不甘于平庸生活的小年轻们一种替代性满足。大家心甘情愿成为菊外人,或者一跃成为优秀的陶渊明们。
同样的,在大家心中的女团形象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外表一定要好看,身材也要好。而王菊在节目中就是打破大众的刻板印象的那个人,直言你们拥有“重新定义中国第一女团的权利。”
“沉默的螺旋”,是诺依曼提出的大众传播现象。指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王菊的热潮一掀起,铺天盖地的pick王菊,再加上粉丝的一流文案,即使是菊外人也忍不住给王菊投票。
王菊的走红是对女团刻板印象的一种颠覆,也代表人们审美的改变。这种现象并非个例,Sunshine女子组合曾经在背负骂名的同时也获得很多认同和赞美。这种走红现象也许不能持续多久便回归平静,但是这对于审美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推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