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注两会了吗?
——为何大学生冷落两会
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如今在校大学生对两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低,主动关注两会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并有近半的人表示是否会持续关注两会全看心情。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对两会的关注情绪如此低迷呢?
首先,大学教育是针对专业而言,为今后职业奠定基础素质的教育,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了解、学习时政,相反,只有极小部分专业要求大学生持续关注新闻时政,我认为这是导致大学生普遍对两会关注情绪低迷的直接原因。如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正如有经验的教师们所说,是越来越浮躁的,两会如若与个人利益,如考试成绩等直接挂钩,那么极少会有同学去关注、了解,这就直接导致了必然关注两会的大学生群体很弱小。
除了被迫要求关注的群体之外,关注两会的大学生便是出于个人选择了。可能有同学是为了提高个人素质,其一直具备的时政敏感性促使自己去关注两会;也有可能有同学关注两会就是兴趣爱好,喜欢看新闻或是习惯性关注时政等等。这些与从小的家庭教育、环境熏陶、和个人关注面都有很大关系,朋友圈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这个道理就跟女生们都喜欢聚在一起说八卦是一样的,无论好坏都在循环。假使一个人身边的朋友都在关注两会并因此津津乐道,不断进行讨论的话,这个人如果不了解两会,也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尽快关注两会并于下次讨论时参与其中,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但如若一个人的朋友圈都在交谈、关注一些乱七八糟的八卦娱乐新闻时,这个人又怎么可能自己一心扑在两会上,这便是一个恶性循环。
再者来说,大学生仍身处校园,政策等对学生日常生活影响并不大,两会所言的东西好像距离我们很遥远,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会参与度可能也仅限于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等基础简单并且是与政治几乎无关的活动,学生们自然不会去关注两会太多。如果我是一个经商者或是一家企业法人,那么我一定会事无巨细地关注两会,甚至对某些内容进行着重的分析,并由此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这是从参与度的角度来说为何大学生愈发冷落两会,其实冷落两会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而是众多国家公民对两会的关注热情与程度均有待提高,这仿佛成了一个社会怪象。
教育强则国强,大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巨大潜力与新新力量,应当在专注学业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国家时政,两会作为国家发展的指向标,更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多加关注。对于大学生冷落两会的问题早已产生,近年来大学生对两会关注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期望从我们自身开始,能够多多关注两会、关注时政,在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更为国家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