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论成都漆艺的活态保护

作者:陈雪儿
主要内容     

论成都漆艺的活态保护

陈雪儿

这次有关非遗文化的调研中,我们小组是去探究的成都漆艺的传承情况的现貌。成都漆器艺术起源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3000年了,而金沙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现在依旧是文饰斑斓、色彩亮丽。而我们这一段漆器之旅也正好去探索了漆艺作品延续至今、仍然熠熠生辉的背后的原因。

从战国时代起,由于四川因盛产生产漆器的主要原料--漆和朱砂,而开始成为著名的漆器制作基地,其中尤以成都的漆艺水平遥遥领先于全国,被称为“四大漆艺”之一。而我们在这一次,更是走进了被称为成都漆艺雕工第一人的宋西平大师目前的工作室,拜访了她的传承人——她的女儿张丹。由于日程的冲突,遗憾的我们未能和宋西平大师直接面对面交谈到,但可贵的是与她的传承后人直接的接触后,感觉更是贴近了我们的主题,有关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据张丹女士介绍到,她是几年前有帮母亲打理漆器工作室的想法,原因有几个,一是由于国家政策上的倡导的非遗文化保护,让张丹更是觉得了漆艺作为一类重要手艺文化所面临着传承无人的危机性;二是考虑到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素质也不似从前,所以担心母亲打理工作室太劳累。经考虑后,张丹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便是辞去了工作全身心的投入了“宋西平工作室”的发展工作之中,并且与此同时开始学习漆器品的制作方法。

经张丹老师的介绍,成都漆器特点着重于小巧、生活化,例如食皿、手饰、头饰等。区别于北方漆器的粗犷。她也直言道,根据市场的需求工作室会推出相应的漆器产品,简而言之会注重市场化,更偏向实用性。对此,张丹女士有着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要让漆器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更容易让这个非遗文化“存活”下去,因为它是被需要的,并且除去自身文化价值外,也具有着使用价值了。但她也会觉得在漆艺上宣传方面的力不从心,自己的任务太繁杂,不能把每个问题都一一顾上。对此,我们当代青年也应该作为肩负起传播文化的任务,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成都还有这么一类非遗文化的存在。据了解,张丹女士也同某些高校有合作,并开办了教学课程,让当代大学生可以亲身接触这门手艺文化,并在其中找到乐趣和文化使命。

我们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强行保存已经过时的风俗习惯或传统技艺,而是尊重我们的历史,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尊重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并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宋西平工作室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张丹的“子承母艺”还是对外的招收学徒,亦或是顺应市场为漆器品进行的改革创新,都是在为成都漆艺的未来发展找寻传承人或是推陈出新。让这个手工技艺能长长久久的存活于世,不泯灭不破败。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