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回顾历史 继续前进

作者:钟林骏秀
主要内容     
回顾历史继续前进

2017级行政管理专业1班钟林骏秀173010056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他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2015年伊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介了“新年第一书”——《历史的教训》。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这些精神遗产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关键词:历史;回顾;传承;前进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在阅读完这本书后的体会、感想。杜兰特夫妇所著的《历史的教训》一书,篇幅不大,仅六万余字,但大题短论,鉴古寓今,从地理学、生物学、经济学、战争史、宗教、种族、性格、政府甚至社会主义等角度,多方位分析了人性在历史上的作用,深入浅出的探索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产生的种种问题及其教训;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了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体现了他们对人类历史的宏观总体思考。可以说是作者长期沉潜于历史之后的学习体悟,书中到处闪耀着哲学家睿智的思想光芒,是一本值得大家静下心来仔细品味的作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是“第六章——道德与历史”。

杜兰特夫妇在此章中写道:“道德是社会规则,充当社会告诫者的角色,借以劝诫其成员和团体,在行为上要和社会的秩序、安全发展相一致”,“道德规则是易变的,会因时因地而异,甚或时而相互矛盾,乃是因为其不断调整资深去适应历史和环境的条件”。杜兰特夫妇认为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虽不一定成因果关系,但一定具有关联,对道德准则的讨论应该回归到历史长河中去。书中从狩猎期、农业期和工业期三个经济史背景下人的需求、欲望着手,例举历史史实,重新阐释了人类不同发展阶段道德规范的蜕化和转变。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不是决定论者,他们没有试图想告诉读者结论——“道德是什么”,“正确的道德是什么”,而是想从字里行间提醒大家用一种变量的视角来体会现实的“道德”,最终的答案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寻找、去遵循。

就我个人来说,阅读完这一章节,我有两点体会:一是道德与家庭情感相伴。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每个人本身就不可能是平等的,不仅会有生活环境、才能智慧的差异,更有财富、地位、荣誉的差异,但唯一相同的是与生俱来都有与父母的、与家人的的情感联系。若不以这种情感为重怎能守得住操守底线,若轻易可将这种情感抛弃那又有什么个人道德可谈。在我们这个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涌起的时代,重视家庭的德孝礼序显得尤为可贵,作为年轻人不能一味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在家庭情感日渐厚重氛围下,常怀感畏之心,个人行为才能得到合理的约束,个人责任才能日益显性化,个人道德才能逐渐完善。二是道德需要个人沉淀。道德代表一个社会的大众价值取向,每段历史、每个时代都有罪恶,就我们这个时代来说,物质文化丰富但物欲横流,不诚实、腐败、色情、毒品……但在丑恶的后面,还有和善、恩爱,有数不清道不完的正能量。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就是要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沉静下来,不随大流、不同流合污,用头脑冷静的思考,有一个对自己清醒的认识,找寻自己人生的价值和定位,在工作中、生活中形成一种自己为人处事的风格和底线,追寻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栖居,这才是个人的道德。

作者不论是在重要研究问题的选择和聚焦上,还是为研究重要问题所采用的广阔视角以及方法上,都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在阅读完整本书后,我有几点感想:一是在大自然面前要谦逊,人类历史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间,我们要充满敬畏地学会与大自然的和平共处,不能为所欲为;二是国家之间要以合作为主,文明是合作的产物,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对此做出过贡献,要求同存异,不能你死我活;三是在社会改革方面要适度,不能过于激进,有时保守的态度其实也是很有价值的;在社会进步方面,也要注意公平、正义的适度。四是自由不是绝对的,个人的自由需要行为规范加以约束,不能为所欲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合理的秩序。其实,人是历史的产物。汲取历史智慧,总结经验教训,指引未来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都在为这一目标而辛勤耕耘。《历史的教训》一书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没有昨天的历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学习历史,会让我们今天面对不论是教育还是金融,不论是改革还是反腐,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历史的视野去看问题、思考问题。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割裂历史。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传承,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中国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从对过往历史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避免重蹈覆辙。所以,历代史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在编纂历史的过程中去总结经验和教训,如《史记》中,司马迁经常在文末来一段“太史公曰”,进行总结和评点。不过,很少有历史学家会像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夫妇这样,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专门撰写一本《历史的教训》。历史虽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要想对人类历史的教训进行全面客观总结,难度绝非一般。《历史的教训》开篇也承认:“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试图把一百个世纪的历史浓缩进一百页的书中,并进而得出不可靠的结论”,但杜兰特夫妇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完成了这部内容简短、思想精深的小书。歌德把历史成为“上帝的神秘作坊”,要想拿到这个神秘作坊中的配方,总结出读者能够认可的历史教训,就必须站在更高的位置,用更广阔的视角去扫描分析人类历史。杜兰特夫妇是睿智的,他们拉长了时间的维度和空间的广度。《历史的教训》涉及的时间从人类文明发轫到写作的20世纪60年代,空间从苏美尔到希腊、罗马到中国再到美洲,可以称得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游刃有余的穿插论述中推出想要表达的观点,站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基础上来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爬梳人类应汲取的教训。作为杜兰特夫妇晚年的总结之作,他们对历史的观点更加清醒、冷静,也更加开放包容。很多观点可能和我们传统接受的观点不一样,非常值得深思。

理论是灰色的,历史的动人之处往往在具体情节的起承转合和身处其中的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历史的教训》省略了推理和演化过程,直接呈现结果,即使作者文笔优美、感情充沛,多少让读者有些不适应。而且,书中有些观点也非常值得商榷。如,作者将所有国家控制经济的行为都认为是社会主义,以至于将汉武帝、王莽、王安石的土地改革都算成了社会主义,这显然不符合基本的史实。

杜兰特夫妇虽然承认文明终有其毁灭之时,但是对人类的发展还是持谨慎的乐观。他们认为,与过去相比,在科学、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社会管理等方面,人类都取得了可观的进步,并且还将继续进步。不过,细思起来,这种进步究竟是人类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得来的,还是仅仅是文明发展的惯性驱动呢?推动历史前进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人性中的欲望和进取决心。物质条件的改造很容易,但是人性很难改造,杜兰特夫妇也承认“人类的本性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人性中的欲望一旦膨胀则很难控制,所以前人犯过的错误后人往往还会再犯。也正由于人性的不可测,才决定了历史的不可预测和不重复。所以,黑格尔才会说:“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参考文献:

[1]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出版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