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一个性格矛盾的上层贵妇
摘要:“伍尔夫并不是第一个使用意识流创作的作家;同样地,她也不是最后一个使用这一手法的人;但她却是把这个手法臻于巅峰的作家,她让援用这个技法的作家——除了福克纳、贝克特之外——都相形见绌。”[],而《达洛维夫人》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达洛维夫人一天的生活状况,而在这短短的一天之中我们看到了她的一生。因而,本文旨在选取达洛维夫人一天的心理活动来简析她的性格特点,进而使我们对达洛维夫人的认识不再流于表面。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心理活动;性格特点
内容: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在思维时,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进行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大脑在运动。各个部分又不是独立地在运行,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脉络,这种脉络称之为‘流’,这种‘流’形成了意识,而这种意识是没有逻辑性,非自觉的。”[,因而,心里才最能表现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和其思想感情,进而反映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而我们要分析的达洛维夫人就是一个内心活动十分丰富的女性,通过她的一整天的心理活动我们不仅仅看到了她的一生,更看到了她作为一个上层社会的女性的独立思考、渴望自由的一面。
我们主要从三个时期来分析达洛维夫人的性格性格特点:其一,幼年时期,居住于布尔顿乡间;其二,青年时期,与彼得·沃尔什恋爱时期;其三,老年时期,习惯了上流社会生活的时期。
幼年时期,居住于布尔顿乡间——开朗活泼,天真烂漫
这一时期是达洛维夫人在回忆之中着墨最少的,但是这一时期才是她最快乐的。从她的内心独白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当时生活的向往——“多美好!多痛快!就像以前在布尔顿的时候,当她一下子推开落地窗,奔向户外,她总有这种感觉;”[]尤其是在和彼得·沃尔什再次见面之后她对那一时期的回忆——“‘你还记得那湖水吗?’她很不自然地问道。她心潮起伏,因而喉部肌肉也变得紧张,当他说到‘湖’字时,嘴唇也颤抖起来。因为她既是孩子,曾站在父母中间给鸭子喂食,……”[]也就是说在这一乡间时期才是达洛维夫人最无拘无束的。而这一孩童时期,她的性格其实还是没有完全被“塑造完成”的。因而在达洛维夫人五十多岁时,回忆起这一时期的时候很多的印象都是模糊的,这一快乐时期虽然她很向往但是在整篇文章之中却着墨不多。因此,这一时期达洛维夫人的性格我们无法做更多的判断,只能有一个模糊的天真少女形象在我们眼前。
青年时期,与彼得·沃尔什恋爱时期——偏执任性、天真美丽却又不甘平凡
这一时期,我们是从达洛维夫人和彼得·沃尔什从印度归来之后再次见面的回忆之中看出来的,这一时期的达洛维夫人其实是爱彼得·沃尔什的,但是因为他无权无势,并非上流社会的人物,因此在结婚的时候她选择了理查德·达洛维。而在得知彼得爱上一个印度女子之后她在心里的独白开始变得狂躁不安——“他在恋爱!可不是爱她。当然是爱一个更年轻的女人。”[],但是青年时期克拉丽莎完全不是这样的,她在和彼得一起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有一段描写充分展示了达洛维夫人的灵动天真——“有一回,克拉丽莎跟他在某处乘公共汽车,坐在上层;那时,她很容易激动,至少表面上如此,一忽儿沮丧,一忽儿兴致勃勃,活跃得很,是个挺有意思的伴侣;……那时,克拉丽莎有一种理论——他们有成堆的理论,正如一般的青年那样,老是理论不离口。”[];“她带头,忽而摘一朵花,说是给姑母;她虽然娇弱,却爱步行,从不感到吃力;”[]因此在和彼得交往的时候克拉丽莎其实是很开心的,但是因为理查德更加有地位,所以在婚姻上她选择了达洛维·理查德,因而从这里看达洛维夫人的野心便很容易暴露在我们面前。
老年时期,习惯了上流社会生活的时期——冷漠势力却又充满善意
在这一时期,达洛维夫人开始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变得斤斤计较,因为布鲁顿太太不请自己吃午餐而恼怒,会因为家庭教师基尔曼的言行而愤怒觉得她带偏了自己的女儿。因此意识流的手法才能更好的展现她的内心——“小说受人瞩目之处,一直是因为它能表达人的内心活动。‘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堪可形容小说的这个特点,虽然小说家的‘思’包括的不只是思考,还是情感、感官体悟、回忆以及幻想。”[],因而在小说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内容是在写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在这些活动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例如:在举办晚宴时在看到自己的表姐妹埃利·亨德森夫人和彼得·沃尔什时,达洛维夫人的内心活动是这样的——“然而,与其像埃利·亨德森那样萎缩、销蚀,还不如挥舞火炬,再使劲扔到地上,总比无所作为好些。真怪,只要彼得一来,待在角落里,便能叫她杌陧不安。他使她看清自己:夸张,做作。简直不堪。”[]这里作者采用了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中频繁采用的技巧之一。自由联想不受时间、空间和逻辑的限制,主人公的意识是跳动的,联想的内容是丰富的、随机的。)[]的手法,用一个“真怪”将前面的回忆和后面的回忆串联起来,使得整个内心独白具有连贯性,并且在这一范围之中自由联想,时空范围不受限制,使得我们得以更加清楚的看到达洛维夫人当时状况——做作、夸张。
因此这一时期的达洛维夫人,其实是在上层社会之中如鱼得水的,但是彼得的出现使得她看清了自己的真实面目。因而在宴会上听到赛普蒂默斯死的时候,她在内心有了这样一段内心独白——“那青年人自尽了——他怀着宝贵的中心而纵身一跃的吗?‘如果现在就死去,正是最幸福的时刻,’……”[];“某种意义上,这是她的灾难——她的耻辱,对她的惩罚——眼看这儿一个男子、那儿一个女人接连沉沦,消失在黑森森的深渊内,而她不得不穿上晚礼服,伫立着,在宴会上周旋。”[]这些内心活动都让我们看到达洛维夫人其实本性是不那么冷酷无情的,而是善良的。在看都死亡的时候,她并非像其他贵族一样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去谈论,那些虚伪的悲伤其实都是因为赛普蒂默斯的死带给了他们讨论的话题。而达洛维夫人是真正的为这个死亡的青年感到惋惜,感叹生的恐怖,以及抒发了对生命的敬畏,因而在这一层面上我们看到的达洛维夫人也许是一个上层社会的贵妇但她更像一个善良的少女一样。
总结:总的来说达洛维夫人的性格其实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她表面上是一个冷静矜持的贵妇其实内心却保持着一种天真和纯洁。在起床之后想要去买花的时候都会回忆过去并且发出少女一般的感叹,我们不难看出达洛维夫人内心其实藏着一颗天真的心。但是在晚宴上的从善如流又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另一面,那个彼得·沃尔什未曾见过的样子,那个真正的贵妇该有的样子——冷静矜持,拒人于千里之外,势力又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