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时有一个生长在海边的女神般的人物名叫林默,少时聪慧过人,就能够行医救人。多次救助因海上风浪而遇险的渔民,最后在一次海上救援时,不幸遇难,但没有乡亲相信这件事他们更愿意相信28岁的林默羽化升仙,成了海神妈祖,永远都护佑他们平安顺利。从此之后,妈祖成为当地人的精神信仰,甚至在台湾地区,妈祖信徒占了三分之二。妈祖成了连接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影响深远绵长,而这个妈祖的原型就是出生于福建省贤良港。
通过这个传说,我想大家对福建当地的信仰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想来讲一讲这个位于东南之滨的省——福建,也就是我的家乡。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关于福建的一些比较有名的东西、景点,比如有名的景点武夷山、厦门的鼓浪屿,特色建筑福建土楼,沙县小吃馄饨……但更多更加细致的东西可能就不太了解了,所以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东南之滨,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水”,海岸线曲折、绵长,岛屿众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简称“闽”。通用方言为闽方言,但闽方言是七大方言中分类最多的方言,包括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其中闽东方言分布在福建东部闽江下游,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分布在闽南二十四县、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及浙江南部,以厦门话为代表。
如果大家想要去福建旅行的话,有三个地方可以推荐给大家。一是厦门的鼓浪屿,特别是对那些生长在内陆地区、没有见过大海的的人来说,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美景,近距离接触大海。二是湄洲岛,湄洲岛上有一个不少妈祖信徒向往的妈祖祖庙,每年都有不少人在节日前后乘船前去参加活动。除了信徒以外,不少游客也愿意去那,那里有湄屿潮音、有九宝澜黄金沙滩、有“小石林”鹅尾怪石。三是福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土楼。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清,是一种族群建筑。数十户、几百人同住一楼,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有人会说:“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
福建有许多的风俗习惯,如过年前要制作特色小吃红团,自己制作豆腐,然后放入油锅做成炸豆腐;大年三十晚上,在做好饭之后需要把所有饭菜先拿去祭祀先祖。福建临海,所以饭桌上少不了各种的海鲜。十二点之后,需要去村里的各个庙里去祭拜;正月十四日晚,全村人会拿着各色灯笼绕村走一圈,第二天一早,也就是正月十五日早上,全村人也会拿着小的黄色的旗子绕村一圈,最后每人在村口领取三个印有“福”或“丁”字的薄饼。
“有梦的地方就有福!福建因有人而有梦,因有梦而有福。”这是福建形象宣传语。欢迎大家去福建,一个有“福”的地方,做一名“福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