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她留学的时候是一位高雅的,可爱的姑娘,像精美的瓷器;有人说她生完孩子后依旧容光焕发并且穿着时髦像是从天而降的仙女;有人说她四五十岁后依光彩照人,风韵秀丽。不得不承认她的美丽、魅力、才华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就连我都深深地陷在了对她的回忆之中而我口中的她就是林徽因。
她被典型的称为‘杭州女儿’是的她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祖父是个官员,父亲是那个时代的优秀人物,正式因为父亲满肚子的才华,上天便安排了一位平凡不能在平凡的女性做了林徽因的母亲,她是一个文盲缺乏文化熏陶叫何雪媛。
林徽因曾说:‘她的早熟可能使家中的亲戚把她当做医德承认而因此骗走了她的童年’。是啊,自从祖父病故后,全家人住在天津,父亲多忙于政事无暇顾及家庭,林徽因几乎成为了一家的主心骨,她不仅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照顾母亲。后来去了北京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活。
1920年的春天,林徽因随父亲抵达伦敦。千金闺秀第一次体会了天外有天,第一次感受这个世界,结识风趣的徐志摩这位著名的诗人。当然人们的后话是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狂热追求。
与林徽因终成眷属的是梁思成,对于林梁如何结识的版本很多有人说是林家与梁家有意联姻,也有人说是梁老爷子去林家拜访然后相结识。但是他俩正正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是在伦敦两人留学的时候,真的是兜兜转转终于遇见了真爱。
回国以后两人相互扶持,先后生下了一儿一女,民国的战乱让夫妻两人先后走了走了许多省份。最终于1932年移居北京,林徽因远居山间有的是时间,书桌、床头堆满了她喜爱的书籍,晚上或是一卷在手,焚一炷香,披一袭白睡袍,自我陶醉于自己的世界。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林徽因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大概是像这样幽静的环境找不到多少处了又或是在这种环境中好好回忆了这么多年,不停的忙碌又不停的奔波,过腻了这样不宁静的生活,所以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让自己找到了灵感。
就这样林徽因的第一篇小说《窘》发表了,老实说我并没有读过这本小说,好像很自然的就把它给忽略了。当然三十年代心理小说还是非常新颖的。接着,林徽因开始大量写小说,就这样乐此不疲。
1955年4月1日,清早六时,林徽因逝世。其实早在十年前医生就预料的五年生命期限,她却坚毅的度过了十年的时光,超出的五年过得异常的灿烂。她的诗这样写道:当我去了,还没有说完的话,像钟敲过,时间在悬空里暂住,你有理由等待更美好的继续;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她就是那九天之上倒挂下来的千寻瀑布,是那无限繁盛美好的四月天。无论病痛如何折磨她,伊人也如此美丽;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建筑领域,都有属于她的一片领地。她以自己特有的才干和绝代的风华,上演了一场另后人唏嘘的传奇故事。她就是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