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作为千年农耕古国的中国,从古至今,这神州大地上便不太平,时常掀起各种灭人杀畜的大灾难,譬震怒雷电和肆虐洪水,鼠疫蝗灾和大旱三年,黎庶颗粒无收,家乡苍黄一片,于是逃荒——即逃离自己家园数月以维持生命,在荒年结束后再回去的悲怆母题应运而生,和永远满怀希望的民族内核。
冯小刚导演的镜头与他本人的钢炮性子很像,运镜快且多用短镜,黑幕频繁切换,极给人压迫紧张感。《1942》开篇极尽冷暗色系之极致,玄色的天地,褚黄的土壤,浓郁方言的语音,单刀直入般告知观者,这是战乱中的河南一处地主家。张国立老师饰演的东家老范勤恳细心,小心翼翼,深夜也不忘去屯粮仓库视察,却撞破长工瞎鹿媳妇花枝正与自己儿子纠缠。这种直接而泼辣的情欲表现方式总使我想起陕北的白鹿原,这大抵是农村根派最血性的同源。插曲里花枝的话带出了背景,饿。饥饿感已经凌霸底层的大部分,所以立刻地,老范寨子外面围了匪。匪们也饿,眼睛和大刀长枪一样泛着绿光。一番激战后,老范败了,被迫打开屯粮所与匪享食。儿子鲁莽的血性使他集合青壮们,以食物为珥,诱使他们大战匪帮。而精明的老范老早派出去找县兵的伙计,因为窥见成群日本军队而回去报信,老范喜出望外的一句:“兵来啦?”彻底挑破火药味的现场。登时,杀声四起,殷红的血淋满黄土;所有人,心怀鬼胎,抢粮抢肉,点火杀人,殷红的火映满黄土。
白日来临,老范看着在混战中失去的儿子和房子,喃喃道,自己竟也要逃荒了。
镜头一转,已是河南省政府内,有人向最高长官李培基报告着河南灾情的最新情况,导致的是数十大户被抢。多精妙的转场!政府与民间的两条线开始链接起来。而后面,李培基见到正在河南打仗的蒋鼎文,前者急于请求免去本省粮税,后者急着征收军粮,至此,家国之间的矛盾也链接起来。无数的小家因战乱和饥荒破碎哀泣,唯一的国家也因战乱和饥荒在对日作战中举步维艰,存亡一瞬。家国之殇,由是浮现。
影片很长,其后也是以叙述家国两线来推进发展。两个多小时中,不仅直观甚至过度地展现当时的人间炼狱形象——气悬一线的老媪,抢食尸首的野狗,遭遇炸弹后四溅的残肢……轻易地描述这些并不容易,直面影片中的场景更是令人泪落。可是绝望永远不能成为华夏脊梁,人性的光辉永不熄灭。从来重男轻女的老妇人,在儿子想卖掉女儿换粮食给自己煮一碗热粥时,拼尽全力支撑病躯,冲儿子哭喊着:“你敢卖她我就马上吊死!”西装革履的美国记者白修得,冒着死的风险,来到三千万逃荒一线中,拍下野狗啃尸的惨烈场面,他已经不顾涉不涉及他国内政,他想做的只是唤醒被国民党政府上下蒙蔽的蒋介石!于硝烟里幸存的神父小安,望着方才奋不顾身扑过来救自己的乡亲的尸首,潸然泪下……这些泪目的场面可贵在人性的光辉可能被埋葬,但永远无法被毁灭。
老范一家,从开始安坐马车,满载粮食钱财,全家衣冠靓丽,到所有钱财被溃败的兵甲强抢一空,再到怀孕的儿媳拼死产下小孙孙,媳妇冻死,女儿不堪饥饿折磨请求将她卖掉……然而,最高潮的是,失去所有亲人的老范紧紧怀抱着襁褓里的婴孩,费劲全力躲避从河南与陕西的边境线射来的子弹,却赫然发现孙儿已经被自己憋死。命运嘲弄,黑色幽默;近在咫尺的是全家人梦寐以求的陕西,触不可及的是孑然一身孤家寡人到达的陕西。酸辛惨烈,不忍卒读。我业已无力再描绘那惨痛的老范全家的命运,只是,当万念俱灰的老范拖着遍体鳞伤的灵和肉,原路返回河南时,他遇见了一个同样失去一切的小女孩,两个人手牵手缓缓走向初生之日的瞬间,作者和导演已经给了他们最大的安慰。
愿世间再无这等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