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刺客还是烈士:简析《刺客列传》刺客的历史形象

作者:王婉云
主要内容     

刺客还是烈士:简析《刺客列传》刺客的历史形象

摘要:从《刺客列传》中刺客的时代背景与思想背景出发,简要分析他们作出“刺杀”行为的动机,以此对刺客形象与烈士形象进行对比。

关键词:刺客列传,刺客,烈士

中国社会是一个礼制的社会,长期形成的社会礼法规范传统理念对人思想意识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中的礼,其中的内容和基本原则是充分承认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亲疏、尊卑、长幼分异的合理性,认为这种分异就是理想的社会秩序,每个人都严格的遵循自己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规范。孔子的思想发展到后来,约等于是为人们规定了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经过这样的规训,礼也就绝对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成为了每个人具体的行动指南。

《刺客列传》中的五位刺客正是传统礼法实践的典范。曹沫等五位刺客之事,前后相距五百多年,时代不同、国别不同、目的不同,但在这种思想背景的影响下,他们的精神几乎是一脉相传,尤其是在需要自己的时候都能为知己者赴汤蹈火,这种思想正是传统礼制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忠诚思想。而我认为,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与其将“刺客”这个名头冠在他们头上,倒不如给他们一个“烈士”的称号。

五位刺客的结局几乎都是悲壮的。《刺客列传》中的五位刺客除曹沫外,都践行了“士为知己者死”,其悲剧意味十分浓烈。即使曹沫得以生还,但其不畏强权,大义凛然的体验过程仍能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他们这种悲剧的形成,取决于他们身上极强的意志,而烈士和刺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个“意志”。烈士之所以被称为烈士,是因为从他们的出发点来说,他们的行为无一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均是为了别人,为了朋友也好,为了国家大义也好,都与自身无关。刺客之所以被称为刺客,是因为他们的作为无论如何危险,都是对自己有一定好处的。站在这个角度上,《刺客列传》的刺客们,他们的“意志”实际上更接近于烈士的定义。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刺客,在当时的背景下,他们虽然做法是刺客的做法,但抱有的信仰,是烈士的信仰。

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又不仅仅是为了大义,他们也是人,也对功名利禄有所追求,所以在今天,我们依然把他们称为刺客,而不是烈士。

虽然刺客们可以为国家和亲人抛头颅洒热血,但他们心中是存有个人理想的,在那样分裂战乱的大环境中,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刺客们来说,他们希望被人发掘,渴望能有赏识自己才能的伯乐出现,渴望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渴望来自上层的重用,并由此以昂扬的战斗精神来高扬自我的价值。因此,他们走上了貌似极端却是最能证明自身价值的道路———刺杀之路。虽然这条道路是一去不复返的绝路,但是他们对道义、名声及功业的执着追求使他们的选择决然而坚定。站在这个角度上,他们又成了更接近于刺客身份的刺客,而不是纯粹为了国家付出一切的烈士。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说,《刺客列传》中的五位刺客都是十分复杂的形象,他们做着刺客的事,抱着烈士的信仰,他们的历史地位也在这两者之间来回波动,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到今天我们依然在研究讨论。无论功成与否,英雄已逝,而他们的精神却已永驻在人们的心间,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1.方佳志,从《刺客列传》看刺客的人生选择,2010

2.宫臻祥,高尚的品格,悲剧的命运———《史记刺客列传》武士形象的审美解读,2005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